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5斤芹菜被罚6.6万:促进“过罚相当”需完善立法

发布时间:2022-09-01      来源: 经济观察报    点击:

 
图片
图片
通观本案及类似案件,为什么此类“小过错、高罚款”案件能成为一种现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行政处罚相关立法的不完善。甚至,即便行政机关按现行法律规定的最低幅度进行处罚,也难以符合公众对“过罚相当”的认知。
图片
图片
作者:蔡乐渭
封图:图虫创意

 

图片
图片

 

 


 

近日,陕西榆林一家个体户因售卖5斤芹菜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6.6万元的案件受到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当事人于2021年10月购进7斤芹菜,售出5斤,另2斤被市场监管机关提取进行抽样检查。约一个月后,当事人接到检验报告,称该批芹菜检验不合格,要求提供进货票据。由于票据丢失、不能说明货源,市场监管机关遂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20元,并处罚款6.6万元。

 

本案公开后,一时间舆情汹涌。除存在程序等方面的疑问外,舆论的焦点在于:对一些情节轻微、案值微小的违法行为,动辄处以高达数万元的罚款,违背了“过罚相当”的原则。

 

公众的批评当然有其合理性,本案也无法排除执法者为创收而执法的可能。但通观本案及类似案件,为什么此类“小过错、高罚款”案件能成为一种现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行政处罚相关立法的不完善。甚至,即便行政机关按现行法律规定的最低幅度进行处罚,也难以符合公众对“过罚相当”的认知。

 

行政处罚首先要依据特定领域专门立法的规定。本案涉及的系对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违法行为的处罚,其直接法律依据应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依据该条规定,相关情形之下案值不足一万元的,可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同时,该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还规定了免予处罚的情形。本案中,当事人的行为无疑是违反法律的,也不属于免予处罚的情形,并且,《食品安全法》也无对该类行为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也即,单纯从《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看,本案处罚的幅度并不违法。

 

行政处罚的实施,还应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该法第五条明确,“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从实施行政处罚角度,这一规定中的“罚”,所指应是专门立法所规定的处罚,以及法定的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情形。

 

有关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政处罚》第三十二条规定了五项情形,包括:(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本案中,当事人没有前四项之情形;而欲依据第五项予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则需要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但本案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无明确规定。也就是说,本案不存在按照《行政处罚法》可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有关不予处罚,《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进行了规定。本案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属于其中“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情形,但由于公开资料并未明确此点,且公众关注焦点也在于过罚相当与否或说“罚得是不是太多”,因此对不予处罚的情形此处不再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尽管过罚相当是行政处罚的基本要求,更是人们有关公正的一般认知,但在类似本案的处罚中,按照现行法律,执法机关往往缺少必要的裁量空间。甚至,尽管本案罚款6.6万元被认为“过罚不当”,但如果不在《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幅度内进行处罚,则存在一个“要么不予处罚,要么高额罚款”的两难处境:前者可能涉及执法懈怠,后者执法结果背离社会公众一般认知。当此情形,让执法者如何自处?

 

由此可见,执法面临困境乃至受千夫所指,很多时候不只是、甚至主要不是执法本身的问题,而更是一个立法问题。专门立法在设定行政处罚时固然需要关注本领域的特殊性,如强调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但也应该秉持“过罚相当”理念,而不宜忽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一味规定高起点、无余地的处罚幅度。甚至,《行政处罚法》也宜为执法者从轻或减轻处罚留下更充裕的空间,乃至恢复修订之前“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规定,而不是严格限定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如果从专门立法到《行政处罚法》都为过罚相当理念的实践留下更适当的空间,那么,执法中就可能更少出现背离公众一般认知的“过罚不当”情形------当然,这只是可能性而已,立法的规定再完善,会否出现过罚不当的情形,仍与执法密切相关。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师)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