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车祸涉宝马,舆论就变味了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车祸涉宝马,舆论就变味了

  ▲3月12日凌晨3时,肇事者孙某坐在闵行区虹桥派出所的审讯室内。

  车祸涉宝马,舆论就变味了

  文|张立华

  昨日,一则“上海交警被宝马车拖死 其妻下月临盆”的消息让网络沸腾起来,在媒体的报道中,“宝马车主”、“网络公司老板”为肇事者打上了“有背景”、“有钱人”的标签,网络上“有钱人为富不仁”、“有钱人有什么了不起,要严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不难看出,媒体刻意突出肇事车主身份的报道扩大了事件的社会影响力,试想,如果撞人的是个普通市民又或者媒体在报道时没有突出交警和肇事司机的身份背景,想必事件的影响不会如此之大。这里舆情君并非反对严惩宝马车主,只是谈一下媒体在报道偶发事件时呈现出来的标签化、倾向化的特点。

  一标签化报道加深舆论中的刻板成见

  美国记者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刻板成见”的概念:“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先看东西,后下定义,而是先下定义,后看东西”,“对于外界的混乱嘈杂,我们总会先套用我们已有的文化框架进行解读,我们倾向于用我们已有的文化形式来感受外面的世界”。

  刻板成见的存在让社会许多层面标签化。比如国家层面,提到非洲就想到贫困,比如职业层面,提到律师就觉得一定工资很高,而地域层面则更加明显,好多人认为河南小偷很多,河南人爱惹事等等,而媒体在涉及相关报道时也乐于迎合这种刻板成见,如某报纸在报道一男子在菏泽反复卖车偷车、被菏泽警方抓获时,就在标题中表明男子为河南籍,而在中超25轮北京国安对河南时,全场球迷更是高喊:“抓贼抓贼,偷井盖的贼!”网络上这一视频广为流传,可见,传播中标签化的现象随处可见。

  目前的新闻形势是,网络媒体多样化、读者时间碎片化,思考惰性让人们更习惯在快速浏览新闻标题后做出情绪化的评论。而在眼球经济的作用下,媒体也更倾向于用在标题上体现群体标签的形式吸引读者,这种倾向导致的结果是,社会刻板成见进一步加深。

  拿这次事件来说,媒体在报道此次宝马车主拖死交警事件中就利用公众仇富和同情弱势群体的心理。虽然目前中国经济水平上升,但在普通人眼中,宝马车仍是奢侈品,因此它也成为了有钱人的标签。在百度新闻页面搜索“宝马车”,找到相关新闻112000篇,也可以明显看到负面新闻居多,这些频频曝出的宝马车主违规违法事件让“宝马”逐渐成为了一个引发社会群体亢奋的字眼。而在事件曝出时,媒体强调的车主将执法交警“拖行近10米”的残暴行为则加深了人们对富人占有更多社会资源却为富不仁的怨恨,而交警妻子“下月临盆”渲染出的妻子失去丈夫、孩子未临世即失去父亲的惨状则招来了众多网友的同情,有的媒体甚至直接表达情绪,“监控实拍上海交警被宝马车拖行身亡 孩子一出生变孤儿太惨!”,这种带着明显倾向化的报道导致了对宝马车主大规模的社会谴责。

  

车祸涉宝马,舆论就变味了

  ▲百度新闻搜索结果截图

  二标签化报道易造成媒体事件失焦、失实

  这次宝马车主拖死交警事件的焦点本应是谴责违反交规的司机,呼吁遵守交通规则和严格交通执法,避免惨案的再次发生。但纵观网络上的声音,很多媒体都将目光放在了挖掘肇事司机和死亡交警的背景上,肇事司机“系网络公司老板”、死亡交警“其妻下月临盆”“对待违法都认真严格”,而在媒体报道的引导下,很多网友在呼吁严惩肇事司机的同时也在宝马车和司机身份上投注更多目光,怀疑其有深厚的背景,很可能被轻罚等等。这种舆论的分叉无疑造成了事件关注点的失焦。

  同时,很多媒体将“宝马”提上标题,在这一事件中,宝马车主是肇事者,但并非所有的宝马车主都不是好人,媒体的报道方式有将这种负面形象固化为宝马车主共同特征的倾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报道的失实。

  三倾向化报道催生了媒体审判

  此次事件的调查结果警方尚未公布,但媒体似乎已有了胸有成竹的猜测。腾讯在相关新闻下方“事实+”部分罗列了近年来肇事者为逃避处罚驾驶车辆将受害者拖行致死的交通事故案例,并以此推断“肇事司机或涉嫌故意杀人罪”,这一推断给了读者一个在此次事件中,肇事司机也是故意杀人的诱导。

  同时众多网友在咒骂“可恨的司机,有钱无德”的同时,也开始给肇事司机定罪量刑,“他是故意杀人!”“一命偿一命!”“必须枪毙!”网友@刘小亮Jeff 在感叹,媒体“好像非得挂个宝马二字激起民愤”。可见,在媒体倾向化报道下,网友离理性思考越来越远,甚至催生了媒体审判。

  舆情君认为,至今事件尚未有定论,媒体应当在更全面播报事实的同时承担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责任,对离开正常轨道的舆论进行纠偏,让公众相信,相关法律部门会依法对案件进行处理,而非怀疑“在两会期间事件会被压下”、“有背景,会从轻处理”等等。而网友也需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停止非理性的口水战,回到呼吁严格执行交规的正轨上来。唯有如此,媒体和网友才能避免成为社会进一步标签化的推手,才能促进社会沟通的良性循环。

  两会舆情

  大会堂厕所烟味重 参会人不讲素质——白岩松

  

车祸涉宝马,舆论就变味了

  ▲白岩松

  @T26列车SOS:为人民代表服“雾”吗?

  @云海藏岛:领导们都吸烟,看来禁烟实施起来很难。

  @大连本色传奇:看看都是什么烟,我估计最低是中华。

  @gaga动物总动员:在小处都不能忍耐自己那一点点瘾,在谋国家大略方针的时您能去谋好吗?

  @天蝎阿石:人家厕所抽烟,这都要管?

  不能总让河南勒紧裤腰带办教育——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车祸涉宝马,舆论就变味了

  ▲关爱和

  @一缕暗花香:也对,教育跟不上,素质也提不上来。

  @何处为安sa:河南省人多怪中央的节奏?

  @回忆专用木马甲:少生点,少骗点,少拐点,少卖点。

  @Wang_朝雨:把南水北调河南境内的水收过路费吧。北京人按一吨15元收费。

  @无谓ZR:基础教育都搞不好,谈什么大学教育?

  @左脚帆布鞋右脚高跟鞋:如果钱没进领导腰带里我就支持。

  欢迎大家转载本文,转载请于明显处注明来自微信公号:一天一堂舆情课(ID:yuqingke01),否则违者必究!保护知识产权,从细微处做起!

  

车祸涉宝马,舆论就变味了

  关于“一天一堂舆情课”投稿

  投稿方法:

  1.将稿件发送至zhangcaie@iricn.com 标题前注明【原创】

  2.关于稿酬:

  这是一个新媒体的尝试,这是一个新的平台的诞生,稿酬暂定两种方案:

  (1)纯爱好者,不出售作品版权,免付稿酬,在推送文章前署名(可附带个人微信号或微博积粉)

  (2)出售作品版权,按照人气指数支付稿费(具体会在录取后详谈),以上两种方式任您选,确定录取后,小编会主动跟您QQ联系。

  投稿须知:

  来稿要求原创。内容如热点话题舆情分析、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方法、网络舆论特点、政府/企业危机应对方法、新媒体平台特性等多个方面。

  字数以1500字以内为佳。

  【注】优秀的稿件我们会酌情选登



(责任编辑:ZIDONGGE)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