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什么是真正的“法治”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 独孤思索    点击:

所谓法治,并不是政府用法律治住了老百姓,而是选民用宪法和其他行政法规治住了政府,使政府行为受预先设定的宪法规则和各种行政法规所制约。

 

要在中文语境中较精准地理解“法治”概念,首先要弄清英文中的“the rule by law”和“the rule of law”的联系与区别。

 

前者是“依法而治”和“用法(律)来治(理社会)”,因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只有后者,即“法律的统治”和“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才是我们所理解的“法治”、“法治社会”和“法治国”。

 

概言之,尽管二者都可以被翻译为中文的“法治”,但却有重大区别:前者内含着法律仅为主权者进行社会统治和控制的一种工具,并因而也潜含着这样一重意思:主权者永远高于法律,而后者则内含着“法律之下人人平等”(equal justice under law)的意思,才是真正我们国家未来所要的“法治”。

 

法治所限制的只是政府的强制性活动,没有宪政(即“限政”,其中包括对最高立法者的“限制”),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法治。

 

剥离掉一切表层之后,自由主义就是宪政,亦即法治的政府,而非人治的政府。

 

如果说在一个计划社会中并不存在法治,这并不是说政府的行动将不是合法的,也不是说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存在法律。

 

这只是说,政府的强制权力的运用不再受事先规定的规则的限制和制约。法律能够使任何专断行动的意旨和目的合法化。

 

如果法律规定某一政府机构或当局可以为所欲为,那么该机构和当局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合法的,但是,其行动肯定不是受法治原则的约束。

 

通过赋予政府以无限的权力,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但这与“法治”没有任何关系。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