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稳中求进要求的3个3

发布时间:2018-08-23      来源: 中纪委    点击: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领会,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新时代所面临的阶段特点、形势任务、目标取向的深刻把握。我们要学深悟透、自觉践行,确保纪检监察工作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把握三项原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要从纪委监委作为政治机关、执纪执法机关的定位去把握,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深刻把握政治机关的定位,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监察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纪委监委作为政治机关,在“两个维护”上担负着特殊使命,要不断提升政治能力,遇到问题首先从政治上理解和把握。要把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履职全过程,重要事项、重要工作及时报告,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深刻把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发展必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腐败作斗争,本质上是严肃的政治斗争,说到底是党心民心问题。要着重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聚焦涉黑涉恶、扶贫领域、民生领域腐败问题,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三是深刻把握依规依纪依法的履职要求,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开展工作。作为执纪执法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是基本原则。对纪检监察工作而言,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是严肃的政治要求,必须认识到不依规依纪依法就是违规违纪违法,把规范执纪执法贯穿工作全过程。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落实三条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概念,要以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来推进。一是落实好数量和质量相统一的要求。没有查处就没有震慑,在保持高压态势上一定要“稳”,坚持减存量和遏增量相结合、坚持查受贿和查行贿相统一。在“稳”的基调下,要思考如何把好工作的时度效,提升工作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不能案件查了不少,政治生态依旧。要思考如何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在推进全覆盖的同时,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二是落实好治标和治本相统一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是遵循规律的发展。我们党强调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揭示了反腐防腐的基本规律。一体推进“三不”,是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的重要方法论。工作中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一体推进,严厉惩治、形成震慑是保障,这一手绝不能松。要致力于“不能”,扎牢制度笼子,强化日常监督。要着力于“不想”,筑牢思想堤坝,提升思想自觉。三是落实好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要求。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既要体现法纪约束的硬度,也要体现组织关怀的温度。坚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严肃、认真、具体地履行监督职责,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对受处理干部也不能“一处了之”、不管不问,要进行跟踪回访教育,帮助犯错误的同志“站起来”“再出发”。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破除三个误区。高质量发展是对发展观的深化,必须端正政绩观,革除阻碍发展的片面认识。一是破除以大案要案件论英雄的误区,补齐监督短板。有人误认为纪委监委是专门办案的,有的认为监督不如办案来得痛快,还得罪人。实质上纪委监委大量的工作是日常监督。要认清监督的价值,办大案要案是成绩,治未病、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也是成绩;要把准监督的定位,纪律监督要从严从实、唤醒纪律意识,监察监督要确保全覆盖真正到位,派驻监督要发挥近距离的优势,巡察监督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要提升监督的成效,关键是要摸清政治生态,立体“画像”,做到精准施策。二是破除主观片面的误区,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能随意放大或缩小问题,防止跑偏走调。强化精准思维,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作出处置。要准确运用“四种形态”,防止适用不当、尺度不准。三是破除松一松歇口气的误区,保持战略定力。“稳”和“进”辩证统一,“稳”是前提,只有“稳”,“进”才可持续;“进”是目标,只有“进”,才能“稳”得住;高质量发展,绝不是不要发展,而是更高水平的发展,这要求反腐败绝不能止步不前、不思进取,必须保持恒心韧劲。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防范三项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底线。一旦办案安全、办案质量、自身队伍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党的事业和形象。一是注重防范办案安全风险。当前对审查调查安全认识不清、准备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要提升审查调查安全工作能力,把“走读式”谈话、留置场所安全等环节的工作做细做实。二是注重防范办案质量风险。案件质量事关当事人权益,事关纪检监察权威性。要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在案件质量上守土有责,确保每起案件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三是注重防范“灯下黑”风险。权责对等、责权一致,随着纪检监察工作权限手段的丰富,对自我要求也要更严,要坚持严教严管严查,做到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严之又严。(作者蔡亭英系湖南省纪委常委,长沙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责任编辑:刘海鹏)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