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温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打通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温州网讯 温州首创的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第五张清单”推行“1+3+5”模式,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进、一顶“大盖帽”将统管百姓事,市级党政群机关各部门编制精简3%、市级事业单位编制精简5%……

  昨天召开的全市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就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释放诸多改革利好。这些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举,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完善“权”“责”清单

  实现全覆盖

  简政放权是本届中央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浙江省政府以“四单一网”改革为载体加以推进落实。

  去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省份,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而温州率全省之先晒出“权”“责”清单、兑现自我改革承诺,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的充分肯定。

  今年,我市将扩大“权”“责”清单改革推行范围,开展市级其他部门和国家、省在温直属机构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实现全覆盖,并在6月底前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公布。此外,继续做好权力清单的比对规范工作以及“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工作等。

  第五张清单

  打造“1+3+5”模式

  在“四单一网”外,温州在全国首创的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第五张清单”改革,在今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本级将通过着力打造“1+3+5”模式,力争创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亮点改革。

  这“1+3+5”模式,指的是完善“职能转移管理”1个办法,调整充实“职能转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3个目录,建立“联席会议、年度考评、上下联动、事后监管、社会组织承接职能转移管理”5项机制。

  目前,市政府首批167项政府职能、170项购买服务事项公布实施,并带动鹿城、瓯海、瑞安、苍南、平阳、洞头等多个县(市、区)探索改革。

  市编委办还将牵头拟定市本级政府职能转移方案,提出3至5年内职能转变的总体安排和工作计划,深化本轮政府机构的核心改革。

  政府应该干什么、企业不能做什么以及政府如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清单制度的不断完善,温州市政府将着力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上半年完成

  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省里要求,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要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而本轮机构改革市县两级涉及调整的部门包括卫生、计生、外事、侨务、市场监管、民宗、统计等。

  据悉,市本级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于年初正式印发,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并报省编委办备案,近日即将印发。

  重头戏是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综合行政执法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是政府的“形象”,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可是,十多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大草帽”,群众曾以此调侃相关执法部门的尴尬。

  对于多头执法、监管真空、“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问题,我市将通过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以解决,实现一顶“大盖帽”统管百姓事。重点是把握好合理确定执法范围、统筹机构设置和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执法重心下移、科学界定部门监管责任等四个方面,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打通基层执法最后“一公里”。

  据悉,省政府将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确定为市容和环境卫生、城乡规划管理等21个方面,我市各县(市、区)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事项和职责,做到“成熟一块划转一块、做好一块增加一块”,防止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

  市级事业单位

  编制精简5%

  善政必简,大道至简。为贯彻落实中央政府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求,温州继续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机构编制释放潜力。

  市委、市政府日前决定,市级党政群机关各部门(不含政法等使用专项编制的部门)编制统一按3%的比例精简;市级事业单位(不含市属学校、医院)编制统一按5%的比例精简。各县(市、区)也都要按照一定比例对行政事业编制进行精简。

  对于精简下来的编制,由省市实行集中管理、统筹使用,主要用于加强重点工作、重大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力量。精简后超编的人员,则通过优化调整干部配置、自然减员和鼓励符合条件人员提前退休等办法逐步消化。而今后,原则上机构将“撤一建一”,编制要在总量内调剂解决,各级各部门要更多地向深化改革、向科学管理、向提高效率要编制,充分盘活现有编制资源。

  此外,市本级还将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清理规范工作,争取上半年出台方案并做好实施,按照“建章立制、自我清理、分类对待、老人老办法、循序渐进”原则加以推进。

本文转自:温州网



(责任编辑:ZIDONGGE)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