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庸政懒政 塑造为官新常态/一帆
发布时间:2015-04-23 来源: 一帆 点击:
次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要动刀子、出重拳、公开曝光,坚决追责!”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吉林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对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坚决问责。(4月13日 新京报)
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20多项新的廉政制度规定,涵盖干部选任、公务消费、公车改革、公务接待、办公用房、会议培训、差旅报销、因公出国、秘书管理、薪酬管理、殡葬改革等方面。围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个核心,通过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官场一些“潜规则”逐渐被“显制度”所替代,官场的旧习和痼疾正被新的政治形态所破除。同时,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责任”制度的执行下,官场有了新常态。
但是,在反腐态势持续高压和各种制度约束下,我们却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紧箍咒多了,不想干事了;违规风险大了,不敢干事了。抱着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心态,要不就是 “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庸懒政”病态观念。
所谓庸政,主要表现是能力平庸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庸碌无为、业绩平平;所谓懒政,主要表现是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办事拖拉、效能低下。不管是庸政还是懒政、在本质上都是不作为的现象和行为。治理庸政和懒政,还需重拳出击,严格问责。
如何防止懒政怠政现象蔓延?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善谋善为,干事创业谋发展。重大任务要明确分工,逐级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立下“军令状”。重点工作要严格时限,确保完成,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决策部署要督查落实,认真开展督查落实专项行动,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对懒政庸政怠政、不作为的要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重实绩、讲实效,让大批有能有为的“千里马”竞相驰骋。
当前,深化改革形势的紧迫、任务的艰巨、工作的繁重,实现改革的宏伟蓝图,需要官员们怀抱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的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真抓实干。党员干部应该时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不让群众受冷落,不让群众的事被耽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锤敲,一环环紧,狠抓落实,为实现改革发展各项目标提供持久动力。领导干部作为一线总指挥,根除“庸懒散浮拖”,适应“新常态”责无旁贷,正当时。(文/一帆)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