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起制度牢笼 管好“脱缰”公车
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 唐火 点击:
次
铸起制度牢笼 管好“脱缰”公车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公车私用是个社会关注的老话题,这个问题必须治,且要根治。公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要卓有成效才可以。今年年初,有报道称,江西省今年上半年要力争完成省直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年底前完成全省党政机关及参公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早在去年的12月,江西省九江市就积极推动实施了公务车贴标签制度。成效如何呢?(新华网)
从去年年底开始,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就走在了江西省公车制度改革的最前面。当地除公安、法院等执法部门的车辆外,其余区委各部门、单位所有公车全部统一纳入车辆调度中心管理,并且每辆车子的后备箱两侧都印上了公车标识,这些标识除了印有“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公务用车”的字眼外,还将监督电话一并印在了上面,十分醒目。自从公务用车阳光运行之后,该区尚未发生过一起公车私用的情况,也没有接到一起投诉电话。是什么让多地屡禁不止的公车私用问题在九江市却迅速得到治理,一是因为九江政府让公车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提高了公车使用的透明度。二是因为九江市出台的一系列简单实用、行之有效的公车改革制度,将“脱缰”公车关进了制度的牢笼。
近年来,公车私用导致的腐败案件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即使是在八项规定的高压之下,仍然有干部顶风作案、以身试法。究其原因,还是部分干部党性意识、法律意识淡泊、自律不严,将公车视为自身特权,公车“脱缰”实际是权利“脱缰”。
根治公车私用,关键是要铸起制度的“牢笼”,这样才能有效的约束领导的“公车特权”,将公车使用从“领导说了算”变成由车辆调度部门说了算,从制度上遏制度假休闲、接送亲友等非公务活动动用公车现象。同时,提高公众对公车使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如九江政府般将公务用车统一身份标识,设立举报监督电话,让公车私用行为无所遁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后,对查实的公车私用当事人要逗硬惩处措施,加强惩处力度,让其切身感受到违规行为所带来的违法成本。
总之,完善公车改革制度,建立公车监督制度,加强违规惩罚力度,方能真正约束“公车特权”,将脱缰公车关进制度的牢笼。(文\唐火)
作者:唐火 单位: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就业服务管理局
联系手机:
15228380099 邮箱:
thtd@qq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