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打造阳光政府更进一步——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三问

发布时间:2015-05-05      来源: 国务院公报    点击:

打造阳光政府更进一步——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三问

 

新华社北京421日电(记者 赵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21日这一文件对外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7年来进展如何?今年的信息公开有哪些亮点?怎样推动要点有效落实?就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政府信息公开进展如何?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实现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条件,是减少和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营造良性的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重要保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国务院办公厅从2012年起连续印发年度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和要点,突出问题导向,推动多个公共领域信息公开。比如,社会关注的财政预算决算、保障性住房、“三公”经费、行政权力运行等方面信息都因此推进并成为各级政府的“规定动作”。

 

在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周汉华看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7年来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基本制度到位,运转正常,各级政府已建立起相应机构、程序、办事流程,颁布了目录和指南,在公开规范性上基本实现了与国外发达国家同步;二是从上到下,全社会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10年前,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有的政府千方百计捂着、盖着,现在则主动答疑解惑,政府官员对信息公开由最初的抵触变为自觉行为;三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主动公开制度,通过系统部署加以实施,比如各级政府网站建设的大范围覆盖;四是依申请公开稳步推进,公众的特殊信息需求得到满足。

 

“在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建设日臻完善下,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量逐年上升,公开的广泛性、及时性、便利性不断提高。政府网站、官方微博、新闻发布会等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不断丰富,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信息公开的需要,也搭建起官民良性互动的平台。”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说。

 

今年推动哪些公开?

 

今年的政府信息公开要点围绕“公开什么最给力”,提出推动9个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包括行政权力清单、重大建设项目、公共服务、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引人注意的是,首次提出推进国有企业和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信息公开。

 

对于国有企业信息公开,要点提出做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整体运行情况、业绩考核结果等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革重组、负责人职务变动及招聘等信息公开力度。

 

对于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信息公开,要点提出建立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收费标准,推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

 

近年来,个别国有企业出现腐败多发问题,一些社会组织暗箱操作,群众对其信息公开的要求更加强烈。“政府是国有企业出资人,而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具有管理职能,今年对这两个领域的信息公开加以推进,意义重大。”周汉华说。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政府需要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从环境保护、民生保障、食品安全等社会关注度高、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增加公开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怎样保证公开要点落实到位?

 

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要点已敲定,能否落实是关键。当前,一些政府的信息公开网络公开平台缺乏日常维护,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有名无实,无法真正为公民提供信息公开服务,也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还出现了所谓“僵尸网站”。

 

“依申请公开方面,有的地方缺乏负责协调、统筹、监督的统一机构,导致申请无门。还有的政府受理信息公开申请的程序不规范,缺少回执或通知,申请人难以对自己的申请处理进程进行查询。”王敬波说。

 

周汉华指出,推动要点落地,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加强推动和问责;另一方面社会和公众要进行监督和督促。

 

杨伟东表示,为了防止政府部门不合理推责,应对免除公开事项规定作出调整,既要避免过于宽泛招致非议,也要提出相应标准和尺度。

 

记者了解到,主管部门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出台配套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门制定分解细化方案;二是公开落实情况,落实情况纳入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三是加强督查评估,委托有关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