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杜绝“为官不为”不能只靠制度

发布时间:2015-05-08      来源: 东篱    点击:

东篱:杜绝“为官不为”不能只靠制度 

针对“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现象,今年北京将开展专项治理,并曝光典型案件和问题。年底前,北京还将继续公布7类市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人民网 5月7日)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痛斥了三件事,都是“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典型案例,因为这三件事都属于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都是很容易处理的事情,但到了个别党员干部手里却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总理对个别党员干部恨铁不成钢的感受。

随着中央大力开展反腐倡廉,纠正“四风”问题,各地各部门工作作风得到改善,但部分领导干部却仍然乱作为,甚至出现不做事就不会犯错的消极思想。这些“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者虽然不像“贪官”那样可恨,但他们拿着人民的俸禄,花着纳税人的血汗钱,却不为民办实事,工作上得过且过,事业上不思进取,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和渎职行为,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觑。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政府官员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承载着组织的信任和百姓的希望,理应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负其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心竭力为党和人民工作。针对那些“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领导干部,我们要靠制度来规范,但不能全部依靠制度。因为制度的制定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只有不打折扣的层层贯彻落实下去,才能不让各种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才能真正实现方便群众,真正为人民服务。

笔者认为,要让社会来监督,加强公开透明,加大问责力度,制定完善问责体系,对乱作为不作为的领导干部严肃惩处,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撤换,对其他干部形成震慑,让他们引以为戒,在其位谋其职,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推动改革发展、创新实践、依法办事的工作能力。(文/东篱)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