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多管齐下整治“为官不为”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天成投稿    点击:

日前,北京市纪委表示,从本月底至今年年底,开展为期7个月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专项治理,按照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将在网站开设工作专栏,并公开12388举报电话,通过网站、政风行风热线、北京市行政投诉热线96160等多种受理渠道,建立监督检查体制。(2015年5月28日 新华网)
     为官不为,是部分政府官员工作上不作为、不负责的一种现象,为官不为本身就是“四风”的体现,是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集中表现,一些人以“为官不易”作为“为官不为”的借口,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2015年3月5日,中央提出对这种现象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整治“为官不为”需多管齐下。一要从思想上预防党员干部“为官不为”,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积极倡导风清气正的为官理念,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为勇于改革的干部打气。树立起“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大显身手,让踏踏实实干事的人“木秀于林”。二要严肃惩处该作为不作为的干部,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撤换,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让今天的“为官不为”,成为明天的“为官不易”。三要拓宽公众监督渠道,结合监督热线、新闻媒体等平台,切实让“为官不为”现象难逃群众雪亮的眼睛。
      说到底,为官不为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失职行为,其危害影响堪比贪污腐败,不容小觑。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 “为官不为”必须整治。(文/天成)
 
作者:天成                
联系电话:15882890715
邮箱:357080420@qq.com      
邮编:621000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长虹大道南段115号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