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公职人员在有为与无为之间如何抉择?

发布时间:2015-07-13      来源: 感谢伍文胥投稿    点击:

  在有为与无为之间如何抉择?

   “不能像你们材料中汇报的那样:缓作为没事,反而快作为为缓作为买单;不作为没事,反而有作为可能替没作为买单。这叫什么道理?”总理说,“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是典型的吏治腐败,这样的干部应该追责!”(京华时报,7月9日
为官不为,质同腐败。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尸位素餐是典型的吏治腐败,应该追责。官场上的不作为的危害不只是尸位素餐那般,像是在公堂上立个呆木偶,没心没肺、明哲保身、得过且过,以为这样虽一无所为,但也没给党和人民造成任何损失和危害。殊不知,公职人员的职责的神圣庄严,代表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履行的是服务于群众的义务,不作为就是在漠视党和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作为还吃着公家饭,这不是什么明哲保身,是不知羞耻的腐败。
但有时我们也许会面临有为与无为之间的抉择,何时该有为?何时该无为?先秦哲学家老子主张执政者无为而治,以无为胜有无。指的是借鉴自然规律,充分遵循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律,不作干扰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事,施政以简直为要,避免繁复锁碎,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这种哲学思想主张的无为与当前的简政放权改革的宗旨是高度契合的。“大道至简”,是当前行政体制机制改革要实现的目标,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就要归结到至简二字,构建完善科学的行政服务体系,关键要体现简便高效,即最大程度的节省政府行政成本和群众办事成本,激发整个社会创造创新的活力。
无为,同样针对执政者如何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习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清白为官,老实做人。尤其是手握权力的官员,必须要守信底线,厘清公私界线,越权违纪违法违背道德之事坚决不为,损害党和群众权益的事坚决不为。一些官员正是分不清无为与有为之间的界线,难以抉择,抵制不住权色物质诱惑,丧失底线,一步步沦陷。
其实在有为与无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何时该有为、何时该无为,衡量标准就是群众的利益、党纪国法。有为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无为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只要不违背党纪国法,符合党和群众的根本利益,有为与无为之间并不难以抉择。
 



 作者: 伍文胥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834875231@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