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完善追责制度是遏制干部盲目举债的利器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成都市近期出台了《改进和完善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要从“重GDP”转向重科学发展、改变“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并且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盲目举债留下一摊子烂账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追究责任。(2014年10月22日 四川日报网)
政绩考核是对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最直接有效的考核方式,是对相关干部最综合评价。因此在现实中却出现了一种应试做法,考核的内容成为了一些党员干部努力工作的重点,而不考核的方面却难以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如果考核的重点倾向于GDP,那当地领导就会在GDP提速上狠下功夫,如果是倾向于民生方面,那民生投入又将成为地方投入的重点。这种一心围绕政绩考核指挥棒转的做法,确实应该进行纠正。
其实,地方官员喜欢围绕考核办法来量身打造当地发展,也符合常人的思维。试想一下,无论是谁,哪一个不想在工作上干出成绩,这是一个人正常的进取心理。作为一个官员又何偿不想在工作上干出一番业绩,得到领导的认可,同样这是也晋升的重要基础。因此,考核评价制度的内容往往成为了地方官员研究的重点,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来取得最大的政绩便成了大家的努力方向。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留下烂摊子,现任不理前任的账现象。
如今,政绩考核办法在一点一点变化,由单纯以GDP为重点逐步转向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民生的改善方面来,这是一种好现象,只有综合发展才可能取得共同进步。而对留下一摊烂账的官员,即使已经离任也要追究责任,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是避免财政资金浪费的重要措施。只有完善终身问责制,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住这种不负责任的乱建乱改造行为,减少财政资金的损失。
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不仅关系到官员自身的前途了命运,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绩制定的科学合理,必然会督促官员们干好工作,为广大人民服好务。否则,就可能使官员疲于应对考核目标而走畸形的发展道路,甚至不计后果的创造政绩而留下一堆烂摊子。
作者:陈曦
新闻链接:
http://politics.scdaily.cn/szyw/content/2014-10/22/content_9356619.htm?node=3605
电话:
15258300506
地址:四川自贡市大安区
邮编:
646000
邮箱:
2070377906@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