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山西 “六权治本”管权力任性

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本报太原8月16日电 (记者刘亮明)不到半年时间,涉及3.6万户近16万人的太原54个城中村拆迁重建,已完成拆迁量的65%,在建524万平方米。“这么快的拆建速度,放在过去不敢想象。这次为啥顺利?因为老百姓支持。拆除过程依法合规,一切都搁在明处;补偿款直接打到百姓卡里,安置住宅和商业用房都严格按政策兑现,百姓得到最大实惠。”晋源区木厂头村拆迁工程负责人孟发中一语中的,权力运行环环相扣,把玩猫腻的门堵死了,权力不敢也不能再任性。

  去年以来,山西省委把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的“六权治本”,作为重大改革,在顶层设计、基层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努力在“不敢腐”的基础上,构建“不能腐”的长效机制。

  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山西省市县各级政府全面梳理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权事项,编制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厘清了权力的底数和边界。其中省政府彻底清理部门和单位权力事项5343项,只保留52个部门和单位行政职权3090项,精简率达63%。

  围绕分级授权、分事行权和分岗设权3个关键环节,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科学分解配置,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同时,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规定,建立了“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针对权力运行的关节点、薄弱点、风险点,打造制度的“笼子”,最大限度地堵塞制度执行的漏洞、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吕梁市制定完善首办负责、一口对外、一次告知、限期办结等政务服务制度和公共资源交易办法,形成规范性制度294项;省发改委针对以往能源等重大项目审批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制定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十准入”“十优先”办法,给24个项目发放了“路条”。

  为确保按制度行使权力,杜绝“暗箱操作”,山西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内部公示栏等媒介对权力事项、依据、运行流程、过程和结果全面公开,特别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便民服务平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

  今年4月,省交通厅在3个高速公路项目沥青采购招标中,被反映招标文件中对生产和仓储要求过高,厅党组立即依法修改了招标资格条件,让更多企业参与了竞争,并将综合评分法改为最低评标价法,节约资金6296万元。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7日 01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