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考核管理晋升制度 全面推广公务员聘任制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公务员聘任制是指国家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聘用公务员的制度。作为人社部最早批准的全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试点城市,深圳于2007年和2009年分两批公开招聘了53名聘任制公务员,后来深圳市又规定2010年1月1日起所有新进入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
除深圳之外,目前上海、江西、北京、江苏、四川、山西、山东等多个地方也已经开始推行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将优秀的各类人才引入公务员队伍。全国多地推行公务员聘任制,未来有望打破公务员“铁饭碗”,并且可以通过“鲶鱼效应”来刺激公务员工作氛围发生积极改变,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除此之外,聘任制公务员的解聘更为方便,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主动离职的聘任制公务员中,除个人原因外,部分是因工作表现不好而被“劝退”的。
然而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在某些地方也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临时工心态”、“变相铁饭碗心态”等问题也影响到聘任制公务员的工作开展,此外公务员聘任制试点还存在一些体制方面的障碍。
笔者认为目前公务员聘任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临时工心态”造成离职率高。目前,聘任制公务员聘期一般为3-5年,这就造成大家普遍存在“临时工心态”。很多人看中公务员职位,原因就在于其稳定性,然而聘任制公务员并没有这个优势,聘期结束之后去向不明、职业前景不明朗造成聘任制公务员报考积极性不高、离职率高。
其次,晋升通道受阻造成工作难开展。委任制公务员在单位晋升通道顺畅,可以预见未来;但是聘任制公务员却没有晋升空间,所以总会觉得自己像二等公民。另外,由于聘任制与委任制公务员晋升渠道割裂,即使聘任制公务员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对委任制公务员造成晋升压力,因此导致以“鲶鱼效应”为初衷的公务员聘任制改革无法发挥作用。
最后,绩效考核不明确使之变成“变相铁饭碗”。在一些地方,无论是聘任制公务员,还是用人单位,都想保持长期稳定的工作现状,再加上考核不明确,以至于聘任制公务员也成为“变相铁饭碗”。另外还有不少聘任制公务员希望以此为跳板,转变身份成为委任制公务员。
公务员聘任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改革,从试点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当前亟需化解聘任制公务员心理顾虑,破解制度障碍,尽快打通聘任制公务员晋升通道,加强聘任制公务员合同管理,完善考核机制,逐步扩大公务员聘任制范围,最后对新进公务员实行全员聘任制。
完善制度规范,防止聘任制委任化。公务员聘任制的推广是大势所趋,中央应该出台规范性文件,在法律上明确聘任制公务员的性质、地位,并对聘期、退出机制等做出更为详细明确的规定。
综合考虑职业规划,打通晋升通道。对于聘任制公务员在岗位上创造突出业绩,且个人有意愿继续从事公共管理服务的,可考虑引进机关,打通引才通道甚至晋升通道。
加强合同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在考核方面,合同签订之初就要合理测算和设定绩效,并严格执行绩效考核,避免“只进不出”;在薪酬方面,应给予与市场价格相符的薪资,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扩大试点范围,逐步过渡到新进公务员全员聘任制。目前应进一步提高聘任制公务员的招聘比例,从深圳试点情况来看,新进公务员全员聘任制哪个最大限度激活这一机制效用,从而提升公务员队伍的积极性。
作者:许谨谦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