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电视问政”解决问题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5-10-1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近期以来,广安市岳池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开展“电视问政”,着力构建公众参与政务监督的互动平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四川新闻网 10月10日
“电视问政”是党政官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站在聚光灯下让群众找不足。通过“电视问政”能够及时准确传达党委政府的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电视问政”要让群众唱主角。“电视问政”是听取群众声音,需要群众主动参与、积极参与,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从以往的听取下级汇报到直接接受民意,从被动的群众找上门,到主动地找群众问问题。开展“电视问政”要让群众唱主角,要让群众自由发挥,敞开心扉的提出问题、反映问题。
“电视问政”要以问题为导向。“电视问政”不仅要让群众提问,干部答问,更要突出问题,让问题有辣味,不能为了“问政”而“问政”。开展“电视问政”不是要官员上镜头演戏,不是党政干部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而是广开言路,听取民声,收集民意,解决民难,重在落实“谁的责任、如何解决、何时解决”的问题。始终抓住群众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委政府工作问题出在哪?对问题的把握,要知其然还得之气所以然。
“电视问政”重在以观后效。领导干部在电视上做了答复,拍了胸脯作了承诺。台上的保证,还需台下的解决问题,对承诺的兑现,解决问题要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对提出问题既要加强整改,更要注重防范,加强回头看,防治整改的问题死灰复燃,同样的问题多次被问政。
要让“电视问政”有收视率,让“电视问政”有活力,必须的牢牢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基础,要始终扭住解决“问政”反映的问题这个关键,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作者:木木
网址由头:
http://gas.newssc.org/system/20151010/001758217.html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