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朱步楼:治理为官不为的有效机制《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6-04-22      来源: 《学习时报》    点击: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朱步楼,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实到基层,关键在干部。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现在,从干部队伍的总体状态来看,履职尽责是主流,乱作为现象受到遏制,不作为现象仍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滋长。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建立有效机制,整治为官不为,激励勤政有为,让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真正担当起引领新常态的重任。             

 
 
 
 
 
 
 
 

 

 

 

当前为官不为现象的主要表现在散、懒、浮、拖四个方面。一是精神懈怠散。一些干部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怕担责任,把不贪不占也不干作为最大原则,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事、不管事、敷衍了事。二是不敢担当懒。一些干部缺乏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担心冒风险、得罪人,把不出错作为准则,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想方设法避事避责。三是好大喜功浮。一些干部作风漂浮、光说不练,少数领导班子热衷于以会议贯彻上级会议部署,以文件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会议讲空话讲套话,调研走形式凑天数,工作不切实际、不务实事、不求实效。四是能力不足拖。一些干部对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到位,对新常态下如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网络环境下如何凝聚社会建设正能量感到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之所以会滋生为官不为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政治生态看,少数地方和单位政治生态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态,同事关系圈子化、上下关系依附化,离风清气正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不端正,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其二,从动力机制看,少数干部对廉洁自律准则作为行为规范不适应,对经济转轨、结构转型、动力转换中的改革创新缺乏激情,不是努力学习、主动适应、积极作为,而是坐着等、站着看、消极怠工。也有基层干部职务晋升通道不畅,职数少、梯级多、年限长等因素。其三,从干部体制看,当前领导干部选任、考评体制有着较大的改革空间。如何防止乱作为、约束不作为、激励有作为,政策界定不明,优胜劣汰机制不畅,形成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态。当前不能、不得等禁止性规范出台多,而可以、应该等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尤其是缺乏正向激励性的明确规定。

 

整治为官不为,核心是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既坚持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也重视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崇尚实干、廉政勤政的政治生态。具体来说,就是必须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入手,抓住价值导向和用人导向两个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更大功夫。

 

健全价值体系,提升为官愿为的思想境界。必须以解决思想问题为根本,以强化党性教育为引导,用党章的要求来对照,用“三严三实”的标准来衡量,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党员干部价值体系和行政伦理,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忠诚、对党的事业尽责,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敢为会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完善考核体系,构建以整治为官不为为重点的民主评议党风、政风、行风三位一体的考评机制。党风政风行风三位一体的民主评议工作,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不能各自为政。应制定党风政风行风三位一体的民主评议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并建立规范的民主评议党风政风行风指标体系和工作流程,强化问责追究制度,并在整改阶段与干部问责制度相衔接。

 

强化有为有位的用人导向,健全勤政有为的保障机制。研究建立差异化指标,推行多维度差异化考评办法,探索实施干部业绩全程纪实,让考核真正考准、考实、考出优劣。研究出台促进改革创新鼓励干事创业的责任豁免办法,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区分开来,把为加快发展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故意违纪违法区分开来,保护干事创业干部的积极性,让干事创业者有机会、有舞台、有地位,放心干、甩手干、大胆干。健全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完善薪酬体系,严格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待遇与绩效联系制度,大力拓宽党员干部职业发展通路,认真解决干部待遇特别是基层干部待遇偏低问题。

 

明确职责范围,树立为官敢为的正确导向。各级政府应尽快厘清权力边界,明确职责范围,建立负面清单。对各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乡镇、街道的职能进行科学明确定位,建立责任清单,形成权责对等机制,并在各类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职能的重叠和交叉。从制度上扎紧以党纪政规整治为官不为的笼子,真正做到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是失职、该做不做要追责。

 

 

来源:《学习时报》,201637

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38685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