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未来雄安新区什么样?看看这三大创新

发布时间:2017-09-20      来源: 雄安发布    点击:

◆ 不搞土地财政,变与民争利为让百姓获利

◆ 政府和百姓作为城市“股东”,共同建设新区共享发展红利

◆ 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建设透明高效政府

◆ 政府对农民的占地补偿,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农民的一次性补偿,还有一部分是折成“股份”,农民每年可按比例分红

 

雄安新区日前公布建设的三条原则:“雄安新区绝对不搞土地财政,一定要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绝不搞形象工程。”

 

  • 雄安的财政收入和建设资金从哪来?

  • 未来的雄安新区,既有原来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口,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他们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

  • 百姓的长远利益又该如何保障?

 

  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雄媒中心记者采访了新区管委会和有关专家,对新区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思路作进一步解读↓↓↓

 

创新一:

不搞土地财政,变与民争利为让百姓获利

 

◎ 不走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老路

 

  “雄安新区不搞土地财政,不走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老路,未来将在房地产方面进行创新,实行租售并举。”雄安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规划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土地财政”是民间的一种叫法,意思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来支撑地方财政收入。近些年来,这一模式在地方上越来越普遍,不少城市的开发建设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以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也存在明显弊端,带来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政府以较低的占地补偿从老百姓手中“拿地”,又通过招拍挂以较高的价格出让给开发商,这里面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而且,当占地补偿与百姓期望值差距较大的时候,征地拆迁就容易出现问题,引发社会矛盾。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纯资本推动式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将会不断推高房价,令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导致新市民安家困难、城市发展竞争力下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雄安新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在资源和创新方面有很多优势,完全可以探索尝试新的路径,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示范“模板”。

 

  “雄安新区的房地产业如何发展,要有新思路,但不等于排斥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的发展,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这涉及到雄安新区产业布局和发展,如何循序渐进的问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

 

◎ 三句话概括雄安新区的城市发展新思路

 

  那么,雄安新区的城市发展新思路是什么,与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老路有何区别?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新思路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 一是变土地平衡为城市平衡;

  • 二是变政府争利为让市民获利;

  • 三是变产权少数人拥有为社会共有

 

  具体来讲,不搞土地财政就是政府不再以“卖”地为主,土地使用权为政府与老百姓共有,以往的房地产开发“变身”为房产开发,开发商根据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开发建设。建好的住房将实行租售并举,其中公共租赁住房是大头。

 

  “雄安新区将全面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理念,更好地解决外来创业、就业者的居住问题。既要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又不能留下炒作空间。”这位负责人介绍,初步设想,在大数据管理支撑的基础上,新区就业者将实行积分制,来新区工作的人都可以租房居住,工作时间长、贡献大的市民攒够一定积分,也可以把房子买下来,但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卖。如果要出售房产,政府将有优先购买权,以略高于同期银行本息的价格回购,避免房屋频繁“倒手”推高房价。

 

  “房地产过度发达,会造成经济结构扭曲。租售并举不是雄安新区的首创,但雄安新区具备最好的实施条件。因为其他城市已经卖了大量房子,再搞公租房,衔接起来就不那么顺畅,很难做到以租为主、以售为辅。雄安新区的探索实践,将为我国未来城镇化道路提供新的借鉴。”胡怡建说。

 

创新二:

政府和百姓作为城市“股东”,共同建设新区共享发展红利

 

◎ 新区不搞大规模土地出让

 

  “新区不搞土地财政,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收入,以及土地增值收益。”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把新区建成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未来的财政收入就会源源不断。

 

  新区不搞大规模土地出让,避免了土地流转环节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使土地使用权变少数人所有为社会共有。政府和百姓作为城市“股东”,在共同建设新区的过程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占地补偿分为两部分

 

  建设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必须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从新区管委会了解到,政府对农民的占地补偿,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农民的一次性补偿,还有一部分是折成“股份”,农民每年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红。这意味着,对农民来说,征地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自身利益将与新区发展密切相关,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将是长期的

 

  而对新踏进雄安这块热土的创业者来说,公租房制度将大大降低其居住成本,再也不必为买房让全家人凑首付,避免了因购房过度透支未来收入。搬掉了“高房价”这座大山,年轻人即期消费将得到充分释放,生活质量也将明显提升。

 

◎ 未来雄安新区什么样

 

  “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要解决农民和市民的问题,绝不能亏了两头、富了中间。”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强调,新区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到新区工作的各方面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资标准参照北京,特殊人才特殊待遇,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未来雄安新区什么样?我想可以用三句话描述:工资收入不低,居住成本不高,生活环境不错。这对年轻人、创业者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胡怡建说。

 

创新三:

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建设透明高效政府

 

◎ 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起点很高,除了硬的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方面,有哪些新思路、大动作?备受社会关注。

 

  “雄安新区将按照‘精减、统一、高效’的原则,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 建设一个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

 

  “建设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对雄安新区来说特别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会计审计专家张连起认为,雄安新区的城市发展的路径,不仅瞄准国内还要瞄准全球,政府职能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雄安作为创新发展示范区,将会有很多新业态、国际化高端人才涌入,政府要为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从新区建设的思路看,政府的角色和责任更加重要。如果政府的行为不够公正透明,甚至出现寻租腐败,就可能会使市场产生扭曲,对新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社会上也有这样的担心。

 

◎ 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并行研究

 

  如何建立一个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正是摆在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正在探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对政府行为的全方位监管。比如,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大数据高科技,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每一项决策,进行全过程信息留档,作为证据随时可以调取查看,出现问题依法问责。

 

  “而且,这些信息不是建个数据库放在里面,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可以实现永久保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存储,具有不可篡改等特征,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行政管理。

 

  “雄安新区建设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理念上首先要领先。”刘尚希建议,新区规划建设要有世界眼光,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注意吸取教训,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要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从古代城市建设中寻找启发,这样才能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领先水平。新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不能搞成“两张皮”,应当并行研究、综合规划设计。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