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共的中央组织是如何构成的?

发布时间:2017-10-24      来源: 瞭望    点击:

中共十九大20日下午举行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提交各代表团酝酿。

根据议程,十九大将选举十九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九大闭幕后,将召开十九届一中全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按照惯例,一中全会将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新一届中央纪委一次全会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至此,中共新一届中央组织产生。

据中共党章,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构成了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中共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根据党章,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德山表示,“尽管两者在工作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产生方式上互不统属,都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共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按照党章规定,其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已走过近百年历程,中央组织也随之不断成熟。

建党初期,中共的中央组织是一大选举产生的三人中央局,二大至四大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取代了中央执行委员会。

也是从五大开始,中共的中央组织的主架构趋于稳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总书记。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构成了今天中共的中央组织的大致结构。

据《中国共产党党务工作大辞典》,七大以前,党章未把中央组织列为专章。此后通过的党章均将其列为专章,并明确规定其组成人员的条件、产生办法以及职权等。

随着时代变迁,中共的中央组织设置也不断“微调”。

如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成员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十三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其修改为: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此外,十二大、十三大选举产生了中央顾问委员会。自十四大以来,不再设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共的中央组织架构保持稳定至今。

中共十九大将于24日闭幕。据议程,大会将选举产生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这一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政治家群体是如何选出的?

中共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

据官方介绍,为做好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中共中央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领导下,负责人选的推荐、考察、提名工作。

关于具体过程,以十八大选举中央委员会为例: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中共中央派出59个考察组赴31个省区市和130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机构、在京中央企业考察;中央军委派出9个考察组分赴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大单位考察;之后根据需要又对个别人选进行补充考察。考察组在42800余人的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最终确定727名考察对象。

今次大会,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经各代表团酝酿、已经以差额选举方式进行预选。据官方信息,预选工作在大会主席团的领导下,在监票人的监督下,严格按照大会选举办法进行,预选结果合法、有效。大会主席团会议后,大会举行各代表团分组会议,酝酿主席团会议通过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纪委委员候选人名单。

24日,大会将举行正式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具体人数,中共党章无硬性规定。相关条款指出: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如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由205名中央委员、171名候补委员组成。

从历史上看,中央委员会委员名额逐届稳步增加。四大及以前,中央领导机构先后是中央局、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从最初三人逐渐增加至十余人;五大开始设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名额伴随党员群体扩大而增加,如1956年召开的八大选举出的中央委员已有97人,另有候补中央委员73人;1969年举行的九大选出中央委员170人、候补中央委员109人,此后历届中央委员会在此规模基础上略有增加。

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共党章赋予中央委员会的职责。

因此,海内外各界均对中央委员会的构成、特点给予极大的关注,认为其决策思维、政治思想和执政风格,将深远影响中国未来。所以这一政治家群体的产生制度及其效果尤为重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