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张斌:政府职能转型才能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发布时间:2017-10-27      来源: 比较    点击:

 

政府职能转型才能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作者:张斌

来源:比较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应该是未来政府工作的主线。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农业和工业部门取得了长足发展,一系列证据表明中国目前的产业升级还在快速突破,居民部门物质生活改善进程还在继续。当前社会发展最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基本的吃、穿、用,而是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

这些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主要集中在服务业领域。满足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重点是解决看病难、上学难、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老无所依等问题。此外,还是有少部分群体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对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必需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要求政府职能转型。物质匮乏时代,各级政府想尽办法发展经济,精力重点放在改善基础设施和为工业部门发展奠定有利环境,这样的政府职能定位针对了当时物质匮乏的社会主要矛盾,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并取得了重大成绩。时至今日,随着主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果政府不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型,政府工作会与社会发展潮流脱节,政府会陷入越来越被动的局面。

政府职能转型方向是服务型政府。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关键内容是提供和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修订和完善对服务业的管制政策。强调服务型政府职能,与发展经济不对立,是互补关系。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瓶颈,不在于基础设施落后,而恰恰在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不到位。这些公共服务和管理不到位引起的信任缺位、城市病、环境恶化严重危害了经济发展。

实现政府职能转型,不仅要求财力和人力重新分配,更重要的是接受广泛的监督和问责。公共财力和人力的分配,需要更多从项目建设转向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但这还远远不够。很多地方把公共服务看作是财政负担,看到由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反而是应付了事,甚至把责任推到民众身上。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政府决策缺少相应的监督和问责。

监督和问责不仅需要来自政府内部,更需要来自包括媒体、社会组织和普通民众等社会各界。政府服务的对象是民众,民众的监督和问责是不仅对政府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压力和动力,也告诉了政府哪些领域的服务最迫切得到改善。脱离了民众监督和问责,政府的服务工作就缺失了方向。广开言路,政府才能与民众携手更好地解决问题。

修订和完善对服务业的管制政策有巨大空间。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医疗、教育、交通、通讯等等很多服务可以主要依靠市场提供,而不必过度依靠政府或者政府支持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发挥市场机制在服务业领域的优势,需要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对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做出重大改革。

实现政府职能转换需要依托发展观念的重大改变,需要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改起来势必牵动重大的社会争议。政府在能够更多凝聚共识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每三到五年能在某一到两个重大领域实现改革突破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