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4个副省长接连落马的安徽 最近迎来两位副省长

发布时间:2018-01-03      来源: 政知见    点击:

今天要说的,是4个副省长接连落马的安徽。这个副省长落马数量最多的安徽,最近一下迎来两位副省长。

12月20日下午,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人事任免案,决定任命何树山、杨光荣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这是安徽迎来的第3位外地副省长,补充新人后安徽省政府班子呈现“一正七副”格局,其中4人从省外而来。

外调来的副省长已经过半

从安徽“首虎”倪发科落马的2013年6月至今,安徽先后有5个“老虎”落马,4人落马前担任安徽省副省长。

倪发科(安徽省原副省长):2013年6月4日落马

韩先聪(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2014年7月12日落马

杨振超(安徽省原副省长):2016年5月24日落马

陈树隆(安徽省原副省长):2016年11月8日落马

周春雨(安徽省原副省长):2017年4月26日落马

补充新人是在周春雨落马5个月后,半年内,邓向阳、何树山和杨光荣先后任安徽省副省长。算上2015年出任副省长的河南交流官员李建中,安徽的7个副省长中,外地官员过半。

何树山和杨光荣分别从天津市副市长、湖南省副省长的位子上转任安徽。李建中、邓向阳先后从河南、山东到安徽,就任副省长之前都经安徽省内其他岗位过渡。

之前落马的4个副省长则是另一种情况,4人除了倪发科都是安徽人。倪发科虽是江苏溧水人,但从在安徽省建设兵团建新农场做下放知青开始,长期生活工作在安徽。说起来,这几位副省长都是安徽官场一路成长起来的官员。

与之同时,还有长期在安徽省内任职的副省长被交流到外地。

今年3月29日,曾担任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的吴存荣履新重庆副市长,后被选举为市委常委。吴存荣是安徽人,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任职。

“老虎“当过书记的市

周春雨落马后,安徽省内开启了以“陈树隆、杨振超、周春雨腐败案”为反面教材的警示学习。今年5月,安徽省委常委会议曾讨论通过《关于以陈树隆、杨振超、周春雨案为反面教材在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的安排意见》,对外传递的重振安徽官场生态的意味明显。

包括韩先聪在内,这些落马的老虎都曾在地方当过市委书记。

倪发科曾任六安市委书记

韩先聪曾任安庆和滁州市委书记

杨振超曾任淮南市委书记

陈树隆曾任芜湖市委书记

周春雨曾任蚌埠市委书记

今年以来,上述这些地市多有人事调整,其中蚌埠、芜湖、滁州三地的市长和市委书记均有调整:

如表中所展现的,滁州市委副书记许继伟目前被提名为滁州市市长。

滁州、芜湖都曾出现市委书记暂缺,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主持市委工作的情况。

张祥安在担任滁州市委书记之前一直负责主持市委工作。从2016年11月姚玉舟卸任开始,至今年7月安徽省委任命发布结束,现在是书记、市长一肩挑。

潘朝晖在任芜湖市委之前曾两度主持市委工作。2015年11月,高登榜卸任市委书记,潘朝晖由此负责主持市委工作直到2016年8月,新书记宋国权到任,仅过了3个月,宋国权转任合肥市委书记,潘朝晖再度主持市委工作直至今年3月。

市委书记接连落马后的淮南和滁州

落马副省长任职的地市,不少是几任市委书记连续落马,典型的是淮南和滁州。

淮南曾有4任市委书记接连落马:陈维席、陈世礼、杨振超和方西屏,其中杨振超最终倒在副省长任上。

2014年到淮南“救火”的现任市委书记沈强,在今年1月召开的安徽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上,说了这么一段话:

2014年,我调到淮南任职,把净化淮南政治生态作为重点工作,具体到我个人,就是要管好自己,管好下属,管好家人。我特地回了趟老家,召开家庭会议,我说,社会上传言淮南市委书记是高风险岗位,几任市委书记全部进了监狱,你们不想让我也进监狱吧?家人都表态支持我,不会给我添乱。

前面提到的张祥安,他所在的滁州,也是两任市委书记先后落马。

2014年4月11日,滁州市委书记江山因严重违纪被立案;同年7月12日,前任滁州市委书记、时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的韩先聪也落马。

一个细节是,从江山落马至今,该市已经换了3个市委书记,其中,李明任职仅2年,姚玉舟仅3个月。目前,李明是安徽省国资委主任、姚玉舟是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如何“救火”?

一把手的接连落马,也影响了当地经济。

“4月初开完全市招商大会没几天,江山出事;7月再次召开全市招商大会后的第三天,韩先聪被调查……结果是,有企业该签约了,最终却选择了其他地方;有企业已签约、该开工了,这时停了下来;一些在建的市政工程,慢了下来。”滁州市招商局副局长曾透露,“3个月下来,全市8个招商分局没有签下一个招商引资项目。”

2014年5月至6月,滁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滑坡,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处于全省16个地市的靠后位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惨遭垫底。

“救火”的李明到了滁州后,一方面制度反腐,一方面鼓励产业发展。

据《安徽日报》报道,李明带头晒履职清单、开展廉政约谈、参加责任制检查考核,他成为全省首个向省委专题汇报反腐倡廉工作的市委书记。

此外,滁州还在安徽省内第一个出台了扶持鼓励产业发展的文件——《滁州市促进重点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试行)》,从7个方面出台扶持鼓励政策。

2015年上半年,滁州市多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同比均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全省第二。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