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于建嵘:歧视失业农民工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07      来源: 东书房大讲堂    点击:

 
文:于建嵘,来源:东书房大讲堂
 
现在,一种颇流行的观点是失业农民工将引致中国社会巨大动荡。因此,如何将这些人分流甚至逼出城市赶回农村,成为了执政者的一种政策选项。
 
我认为,这大多是人云亦云,是对农民工问题缺乏基本认识。不仅学术上不严谨,而且对农民工群体非常不公。
 
毫无疑问,农民工问题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从社会稳定角度来思考农民工问题,这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不要在没有任何经验研究的前提下,就把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看成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种思考是存在问题的。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对农民工问题需要更多的经验性研究,要有一个正确的视角,正确的判断。我们能否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才是对农民工问题的理论思考有知识贡献。
 
在我看来,农民工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他们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也就是说,农民工群体千差万别,农民工问题也千差万别,不同的农民工有不同的需求,也就有不同的政治。实际上,哈佛大学的裴宜理教授早在她的工人研究著作中,提出过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政治。
 
一般来说,目前,中国农民工群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进了城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可分为有工作的,或者没有工作的;有生活来源或者没有生活来源的。第二大类是回去了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回去后,实际上已经离开农民工身份了,他就是农民了。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是对家庭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还有一类是从城市里回去之后,以前的地没了,也暂时没有其他的工作可做。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失业农民。但这一类型的失业农民还是可以回去的,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没地了,但是还有自己住的地方,还可以融入到农村那个环境里去,只不过他们的身份从农民工变成了失业的农民。第三大类,失业农民工群体。那些已经通过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出来了,没有重新回到农村,或者说他已经回不去了,但又找不到工作,这样一批农民工我们可以从失业农民工角度考虑,我个人认为这个群体才是我们目前社会最大的问题之一。
 
不过,即使这些失业农民工群体,还要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民工还有不同的地区。一种是主要靠农民工作为主要劳动力,已经超出本地居民的地区他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有的主要在当地县城,他的问题是什么。对于前者,我们就需要思考失业农民工带来社会稳定问题。
 
根据观察,我对中国的失业农民工群体有些判断。首先,他们终归不是政治性很强的人,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结构的层级中相对来说比较底层,或者说比较低端。他们缺乏共同的政治意识,难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政治上的抗争。其次,他们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带来社会动荡,例如出现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后闹一闹,但是不会上升到政治层面,因为他们不会把(失业)这种东西认为政府的责任,是政府没有搞好。再次,他们基本上还是一个生存问题。近些年,我对农民工做了很多访谈,那些农民工讲的最多的就是的欠薪问题,如果找不到工作,一般都不会把它归结为政府的责任,而是怪自己没有本事,或者命不够好。在基本诉求上,他们不会构成政治抗争的中间力量。所以,他们的问题本身只是生存问题,还不是政治问题。但歧视他们,而不重视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