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她被称为女神翻译 已连续9年亮相总理记者会

发布时间:2018-03-21      来源: 新京报    点击:

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

" 政事儿News"注意到,今天的记者会上,坐在李克强左边的"译员",依然是公众所熟悉的外交部高级翻译张璐。被称为"女神翻译"的她,已是连续第9年参加两会总理记者会,担任翻译。

据公开资料,张璐生于1977年,山东济南人。2000年,23岁的张璐从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17年间,她一直从事外交翻译工作,现任外交部翻译司西葡语处处长。

8年前的3月14日,"女神"张璐接替资深翻译费胜潮,第一次出现在时任总理温家宝的记者会上。这也是两会总理记者会,第一次起用女翻译。

在她的翻译生涯中,她因准确翻译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以及大方得体的形象而广为人知。

此前"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曾报道,对于外交部的翻译们来说,每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都是一场"硬仗",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

记者会前,他们还会模拟现场,由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熟悉灯光和声效。

除了国内的翻译工作,随着中国外交日程日益增加,相对应的,张璐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据统计,仅2015年,她跟随领导人出访就达54次。

与电视上翻译们光鲜亮丽地出入各种高端场合、动动嘴就完成工作的形象不一样。实际上,外交翻译的工作既辛苦又繁重。

" 对于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外交翻译人士来说,每年大概有100场左右。但这只是单场口译,还要加上出差的口译活动。"张璐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演讲说,出差时可能同时要口译和笔译,比如说会议记录。"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翻译,出差时间甚至可能接近140至150天。一年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260多天左右。"

张璐只谈到了她的工作量,同样担任过总理记者会翻译的费胜潮披露的一些细节,或许可以给这些数字提供一些注解。"出差高峰期时,一年有150天出差海外,时差倒得很乱,有时候半夜醒来,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费胜潮在一次演讲中说,"干外交翻译工作,上洗手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为了不去,只能忍着口渴不喝水,连续作战的时候根本也喝不上水。女翻译们更练就了穿着高跟鞋优雅飞奔,并且不会摔倒的本事。"

除了翻译,张璐曾讲起陪同领导人出访时,还要承担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在一个礼堂,你要扮演多重角色,比如充当礼宾,这个路线要怎么走,你可能要稍微引领一下。有时一个大屋子,几十国领导人开会,你要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国旗,这也不是很容易的。"

外交翻译甚至还会承担安保工作。"比如说在联合国开首脑会议,一百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合影的时候,各国随行、安保和翻译的人都想往前挤。"张璐说,这个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肢体上的碰撞,但外交翻译还是要上前帮领导人沟通。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