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必读!这一战略思想,习近平心中有“数”

发布时间:2018-05-29      来源: 央视新闻    点击:

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一个多月之前的4月22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习近平主席也发来贺信。在这两封贺信中,习近平都提到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两年前的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发广泛反响。今年的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再次就网信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讲话都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

对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习近平心中有“数”,系统体现在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之中。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到底有哪些内容?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有关网信工作的重要论断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其基本轮廓。

一、基本判断

1、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势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这一时代大潮,习近平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向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时,习近平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月22日,在给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致贺信时,习近平提到三个“化”,他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

2016年10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的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总书记对互联网发展的判断准确把握了时代大势。

2、机遇和挑战

在大的形势面前,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对此,习近平也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一方面,面对信息化的大潮我们大有可为。

在“4·19”讲话中,习近平表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在4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另一方面,我国在信息化方面也面临不少挑战。习近平曾表示,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4·19”讲话中,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二、具体领域

面对信息化浪潮,我们该怎么办?习近平在十八大以来的多次讲话中,已经就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保障网络安全、突破核心技术、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等做出了部署。

1、网络综合治理

习近平曾表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如何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清朗网络空间?对此,习近平开出药方:

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保障网络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如何保障网络安全?习近平给出了答案:

3、突破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对于哪些领域需要突破核心技术,习近平的答案是: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突破路径:

要抓产业体系建设,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

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优中选优、重点突破;

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优化市场环境,更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

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要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4、网信军民融合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到了网信军民融合。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也是军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

深刻理解生产力和战斗力、市场和战场的内在关系;

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5、加强国际合作

习近平曾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为此,习近平提出“四点原则”和“五点主张”:

三、领导机制和发展思想

习近平曾多次指出,发展网信事业,需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需要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发展网信事业最终是为了造福人民。

1、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为此: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网信工作,将其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网聚天下英才

发展网信事业需要人才,习近平曾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要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把优秀人才凝聚到技术部门、研究部门、管理部门中来。

研究制定网信领域人才发展整体规划,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3、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持续形成高压态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只要我们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我国的网信事业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更大的突破。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