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华龙舟如何奋楫争先?习近平这些话要牢记

发布时间:2018-06-18      来源: 央视网    点击:

央视网消息:“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一首童谣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自古以来,“舟”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着深刻寓意。习近平曾多次以“舟”为喻:谈初心,“依水行舟,忠诚为民”;谈改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谈国际关系,“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这既是生动比喻,又是思想引领。奔腾不息的时代大潮中,中华龙舟乘风破浪。新时代的领路人习近平,指引着13亿中国人民奋楫击水,勇往向前。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来源:新华社

谈初心

——“依水行舟,忠诚为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被巡捕窥探,代表们随后辗转来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完成大会议程。

这条游船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红船。

习近平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这样写到: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

设计:石天馨

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是习近平执政理念的核心思想。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习近平伫立岸边,久久眺望清波荡漾的远方。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执政为民的篇章。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

“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谈作风建设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便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次会议对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细节问题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作风建设,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如是说。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坚定不移做好工作。”

……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理解“水”与“舟”的关系,在伟大实践中不断赢得民心,凝聚民力。

谈改革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2018年6月13日,正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来到万华烟台工业园。得知企业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直至自主创造的道路时,习近平有感而发:“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就要有这么一股劲儿,正像屈原讲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

习近平在多次调研和讲话中,都曾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但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每次变革,中国都在直面问题中绘就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设计:石天馨 制作:李夏

谈对外关系

——“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中国将始终同拉美国家长期友好、同舟共济,坚定支持拉美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拉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坚定支持拉美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6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秘鲁国会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的演讲。

“同舟共济”是习近平使用较多的外交词汇之一,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着眼世界发展大势,习近平高瞻远瞩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不同场合,他多次向世界传递“和”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华文化乘“舟”远航,越来越多人被中华文化的魅力征服。

未来,这个载有13亿人的“中华龙舟”,必将在齐心奋楫中,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