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行业协会商会去“官色”改革全面推开!

发布时间:2019-06-18      来源: 法制日报全媒体    点击: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一场让行业协会商会褪去“官色”的改革,在经历了长达三年共三批试点的审慎实践之后,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吹响号角。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要按照“应脱尽脱”的原则全面推开脱钩改革,凡是符合条件并纳入改革范围的行业协会商会,都要落实“五分离、五规范”的要求。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上,这次改革下了很大的决心,在包括编制、经费、职能等各个方面都进行脱钩,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总的来说,这是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地政府作用。在这一总的目标之下,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处理,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政会关系没有理顺

政府易被逼到墙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行业协会商会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2015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方案》提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工作由民政部牵头负责,2015年下半年开始第一批试点,2016年总结经验、扩大试点,2017年在更大范围试点,通过试点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后全面推开。

 

这是一场呼吁已久的改革。

 

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行业协会商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000个,逐步发展成为多达7万多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门类、各个层次的行业协会商会体系。

 

民政部指出,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衔接宏观和微观的作用,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微观经济运行中间“上挂下联”,犹如“传送带”和“分流器”。行业协会商会能做企业想要做,但靠单个企业做不到的事;能做市场需要做,却又无人牵头去做的事;能做政府想要做,却无精力去做的事。

 

不过,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行业协会商会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方案》所说的那样,一些行业协会商会还存在政会不分、管办一体、治理结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创新发展不足、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便是其行政化色彩较浓。由于行业协会商会大多是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专业部门撤销设立的,因此先天带有行政色彩较浓的特征,在经济生活中常常被批评为“二政府”“红顶中介”。

 

刘志彪认为,长期以来,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这使得行业协会经常表现为行使政府职能的官办机构,其结果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少了一个有效的中间环节”,要么是行业协会商会直接代表了政府;要么是政府不得不直接出面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政府被逼到墙角去了,没有伸缩与回旋的余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行业协会商会和政府不分还会导致一个后果,就是政府规模越来越大,政府职能不清晰,由此也影响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体制改革,导致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落地也成为很大的问题。

 

在刘志彪看来,脱钩可以使政府角色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更加灵活,让行业协会商会站到前面去处理很多事情,符合国际上的规范和标准;行业协会商会可以代表企业利益与政府对话与协调,并行使社会功能,代表社会利益;有利于政府的简政放权,降税减费,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对外改革开放,使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打交道更为顺畅。

 

 

剥离政会身份依附

422家已完成脱钩

 “要彻底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必须从根本上切断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利益链条,剥离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之间的身份依附。”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凤仪说。

 

《方案》中的脱钩任务和措施正是沿着这一主线展开的。通过机构、职能、资产、人员和党建等管理事项五个方面的分离,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即“五脱钩五规范”。

 

《方案》力推的这场改革于2015年11月正式拉开帷幕。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先后于2015年11月、2016年6月、2017年1月开展了三批脱钩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6月17日宣布,共有422家全国性协会和5318家省级协会实现与行政机关脱钩,均超过应脱钩协会总数的50%,为全面推开脱钩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近日印发的《实施意见》则启动了在全国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实施意见》针对试点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脱钩改革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办法。《实施意见》要求,要按照“应脱尽脱”的原则全面推开脱钩改革,凡是符合条件并纳入改革范围的行业协会商会,都要落实“五分离、五规范”的要求。

 

一是实现机构分离,规范综合监管关系。取消行政机关与协会的主办、主管、联系和挂靠关系,协会依法直接登记,行政机关依法监管并提供服务。二是实现职能分离,规范行政委托和职责分工关系。剥离协会现有行政职能,同时鼓励行政机关向协会购买服务。三是实现资产财务分离,规范财产关系。协会实行独立财务管理,取消财政直接拨款。按规定腾退行政办公用房,实现办公场所独立。四是实现人员管理分离,规范用人关系。行政机关不再推荐、安排在职或退(离)休公务员到协会兼职、任职,协会依章程自主选人用人。五是实现党建外事等事项分离,规范管理关系。全国性协会党建工作分别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资委党委领导,外事工作、人力资源服务等事项由协会住所地政府进行属地化管理。

 

《实施意见》下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名单》显示,在795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中,目前已脱钩422家,拟脱钩373家,待脱钩的占比超四成,包括“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水泥协会”以及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等。

 

 

身份资金或成阻力

须转变职能服务好

如何顺利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脱钩,将《实施意见》真正落到实处?

 

刘志彪认为,脱钩过程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协会商会相关人员的身份问题,脱钩后相关人员不再具有政府身份,待遇及其他福利保障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二是来自于资金方面的困难,政府不再向行业协会商会输送运营资金,行业协会商会就要转而向企业收费,而收费就必须提供服务,这就决定了行业协会商会就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态度,转变职能,转变观念。

 

“行业协会商会一方面应服务好党和国家,更好地传达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包括代表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进行交流、交易、交涉等,维护好中国企业的权益。如果做不好这些工作,那就可能落得个‘两个都不是’,既不是政府又不是企业的‘两头不着边’的结果。”刘志彪说。而只要做好上述工作,就会有广阔舞台,“就无需发愁经费问题,也不会在乎政府身份了”。

 

刘志彪特别提醒,过去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常常会把一些能力不强的人调整到行业协会商会,这其实是对行业协会商会工作的歧视,“在我看来,有协调能力、有本事的人才应该到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取,但是如何保障这些人的权益,又是一个大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昌波建议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加快制定出台《行业协会商会法》,彻底摘掉行业协会商会“二政府”的帽子。推动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的内部治理规则和自律行为准则,理顺行业协会商会与会员及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设立、民主管理、行为规范、自律发展,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与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确保行业协会商会整个生命周期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倪咸林认为,应尽快编制出台《行业协会商会法》,健全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并专门就行业协会商会自身制度建设等内部治理问题进行规范,强化法治约束。完善章程的内容和形式,研究编制《行业协会商会法人治理基本制度指南》,细化章程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部治理关键环节上的规则约束体系,提高章程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奠定法人治理的制度基础。针对脱钩后行业协会商会章程中的制度空白,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制度体系。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韩玉婷 王劢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