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基层减负:文山会海是“拦路虎”

发布时间:2020-06-09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会风折射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好的会风,会议开得扎实、节俭、紧凑,反映明确的思想,呈现明快的风貌,形成清新的风气,形式上短而精,内容上深而透。实践证明,把会开好,可以发现问题,找到方法,赢得信心;把会开好,可以提高效率,鼓足干劲,消除懒政;把会开好,可以消弭分歧,取得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会风问题,明确提出要“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
   然而,“加班加点写材料、没日没夜整数据、一心一意填表格、辛辛苦苦编简报”“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台账、迎不完的检查”……这是基层干部陷于文山会海之中、疲于应付检查之中的真实写照。忙于开会、检查成了主业,办实事、抓落实成了副业,部分基层工作“脱实向虚”已经成为制约基层治理的一大短板。
    勿庸置疑,开会本是一种布置工作、督促落实的常见方式,但要搞清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一些地方和部门过频过滥,基层苦不堪言,开会不研究真实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为开会而开会;超时间、超计划、超规模、超预算开会、就同一事项重复开会,文件照抄照转,超篇幅、超范围发文,这些都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治标也要治本,要从源头上挖病根、割毒瘤。除了限制开会、发文、检查的数量,还要避免陷入“限制、反弹,再限制、再反弹”的怪圈,治标难治本。当前,各地推动工作依赖于“一级一级开会、一级一级发文、一级一级检查”,不开会不足以体现重视、不检查不足以推动落实,而一级级的“开会发文检查”,最后都会叠加在基层干部身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来气。
基层减负必须破除开会发文的“惯用招数”。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少开会、开短会,慎发文、发管用的文,督查检查考核“少而精”“深而实”,让各级干部真正从繁杂的事务中脱身,回归真抓实干、服务群众的本职。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