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该不该精兵简政我国财政供养超8000万

发布时间:2023-02-13      来源: 渔具鱼网阿明    点击:

“该不该精兵简政?” 有报道说我国财政供养人数已经超8000万,每年供养费用占全国财政的40%多,震惊!
有文章说,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全国公务员710万,算上参公、党群、工会妇联等是1300万,事业编制3100万,加上离退休人员,财政供养人员超过8000万人。然后再计算出全国税收2021年约17.2万亿元,财政供养人员全年工资共有7.04万亿元,约为税收的40%;大家冇怎么看这个问题?是否要再次精兵简政?欢迎大家理性讨论!对此我有几点看法:

1、精简机构,裁员减人是有必要的;其实每个机构和岗位在设置时,都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时过境迁,现在亟需调整和撤并;例如现在领导干部的工资和医疗待遇都很高了,疗养方面可以自行接受社会服务,没有必要继续设置干部疗养院这一类单位,还专门养了一批干部。

2、全国范围内来一次撤并机构,可裁减相当多的人员;例如山西进行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改革后,娄烦县9个县委机关减少至6个,26个政府部门降至16个,133个事业单位则削减了29个,要是全国都减,那得减少多少机构和人员啊?

3、职能相近的部门全部撤并,或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方式,这样的话,也可以减少编制,特别是领导职数,例如县信访局并入县委政法委,两者可以合署办公;县自然资源局与县林业局可以整合为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可以整合为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等,副县长可以兼任县局局长。

4、兵贵在“精”,而不在多;现在不管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都有一批“闲人”,例如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就可以不干活,甚至不来上班,但待遇保持不变;每个单位里都还有一些级别不高,但年龄较大的干部,或关系户,或个别军转干部等,相对比较清闲,只有部分年轻人在拼命干活,三分之一的人在指手画脚,对这部分人应该要明确岗位职责,压实责任。

5、离退休人员已归社保,不再属于财政供养人员,但除了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以外,还有很大一批临聘人员,例如辅警等,每个单位都有合同工,也是财政经费供养的。

公务员等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与比例,我们不与欧美国家比较,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但有一条根本的原则,那就是不能供养闲人,您有什么见解?欢迎理性评论!


(责任编辑:衡国胜)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