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越级信访有罪?非也!群众受冤屈,政府也委屈

发布时间:2023-04-11      来源: 血色文阁    点击:

 

近些年来,各地出现很多信访事件,同时围绕信访产生的矛盾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信访人的利益,也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信访的作用也产生了质疑。发生这些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结合多年以来的基层工作经验,讲来谈一谈相关问题。

 

一是信访局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就目前我所了解的各种信访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信访局职责履行不够好。毕竟信访局是隶属于当地党委政府的机构,很多事情要从大局出发,从党委政府的层面来考虑问题,所以有的信访局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在出现问题时,有推诿扯皮的现象。极个别的信访机构遇到事情不是想着如何处理好,如何解决群众的诉求,如何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而是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有的信访机构事前解决不了问题,事后推脱责任,不看实际,不了解情况,对基层相关单位实行一票否决,这种不合理的问责,也进一步加深了基层对信访工作的“恐惧”心理。

 

二是个别信访人信奉“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不良观念。当然,多数信访人的信访都是具有一定正当理由的,这些人的信访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来化解。但是也有个别信访人是被“惯”出来的,由于信访工作的一票否决制度的重大影响,很多当地政府面对一些无理信访时,通常不是从解决问题根源入手,而是想着如何能够满足信访人的无理要求入手,很多要求明明不合理,但是只要一上访,马上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有相当一部人认为,管他合理不合理,只要上访就能解决。

 

我曾经了解过很多无理且可笑的上访案件,有兄弟之间因借款纠纷而信访的;有因拒绝拆迁后生活不便,继而上访责怪政府不强拆的;有子女赡养而上访的;有明显不符合低保条件,上访请求解决低保问题的;还有在农村拆迁过程中,不满意本地补偿政策,要求按照城市商业用地出售价格补偿的(本地农村拆迁补偿政策3.8万一亩(新农村建设),信访人要求按照城市商业住宅地皮价格140万一亩补偿,并且将各种杂物棚都列入补偿面积范围)。

 

三是个别地方党委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一方面由于极个别工作人员的失误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群众不满,出现干群矛盾,引发上访行为;另一方面个部分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也造成了上访问题。我前面的有一篇文章:群众困难不困难,全凭领导说了算,就深刻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当然,更多的还是很多群众出于对政策的不理解,或者对政策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沟通上出了问题,以至于引发上访事件。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各级不文明的上访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提供以下思路,供大家参考。

图片

一是优化信访局职能任务。信访作为群众反映问题的部门,本身就应该是接待群众,收集问题,核实情况,判断信访人信访事项的合理合法性,协调各单位解决问题的部门。再说白一点,这个部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群众解决在工作中或者生产生活中一些难题的,而这些难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或者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时,才需要到信访部门解决。所以说,对于信访机构来说,有三大主要任务:

图片

首要任务就是倾听。认真倾听群众诉求,了解事情初步情况,并向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核实事情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就是判断。通过信访人的反映,结合相关部门反馈的情况,以及其他当事人对此事的看法和实际调查情况的反馈,判断信访人的诉求是否合理。再次就是办理。对于信访人的合理诉求要立案办理,通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对于信访人的不合理诉求要明确告知信访人原因,经过以及结果,同时告知信访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或者向上一级信访部门反映。

 

二是合理对待信访人诉求。对于信访事项,我们既不能采取强力打压的方式,也不能纵容不法行为。有的地方政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上级一句话:你们那有信访户。因此,对于一些信访人的合理诉求,由于不能有效沟通,或者是因为历史遗留原因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有的地方政府便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大家自行猜测),进一步侵害了信访人的利益,激化了矛盾,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也有的信访人不管是大事小事,民事刑事,还是家事外事,都一律纳入信访范围。加之信仿工作一票否决制的存在,成为了信访人手中的“尚方宝剑”,导致群众一旦出现不满意的问题,不管是何种问题,一概用信访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这就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信访工作的误解,认为信访是万能的,什么事都可以通过信访来解决。

 

为此,我们必须坚决取消信访工作一票否决机制。原因如下,如果通过信访人的信访,证明是政府部门的问题,或者是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出现的问题以及违法行为,可以启动追责机制。对信访人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和不合理问题进行调查,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党政纪律处理,甚至对出现的违法犯罪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果事实证明是信访人的问题,我们可以告知信访人不予受理。这来一样,不仅可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可以维护基层党委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我们绝不能因为一出现信访问题,就对基层党委政府或者是相关部门进行一票否决,这样不仅严重失挫伤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激情,还会严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

 

可以说,近几年来,有个别的地方党委政府已经被信访工作快压垮了,几乎停下了其他所有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解决信访工作之中。这种现象就导致我们偏离了信访工作的初衷,把原来是为民解忧,监督政府工作的一把利剑,变成了溺爱群众,破坏政府正常工作秩序的一把双刃剑。

 

三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为了缓解当地信访工作压力,很多地方政府面对信访人的要求时,采取了一些不合理的手段和违法的方式,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我们比如有的地方只要一出现信访问题,就想尽各种办法满足信访人的诉求,他们的宗旨就是宁愿花点钱,损害一点国家利益,也不能因为信访损害当地利益;有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采取派专人长期盯守的方法;有的地方每到节假日就组织信访人到外地游玩,到景区旅游;有的违规为信访人安排工作,比如城管和政府协管员;在多种方式均不能满足信访人的要求时,甚至个别地方政府采取威胁、打击报复的方式,更有甚者采取钓鱼执法的方式,通过刻意制造一些“诈骗”、“敲诈勒索”和“寻衅滋事”等罪名,把信访人送进去,关起来,以取得暂时性的稳定。

 

四是合理引导信访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当前,国家正在稳步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就各种信访案例表明,大多数信访人之所以采取信访的手段,主要有三个担心和一个认为。一是担心起诉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担心起诉会拖很久,需要大量时间成本;三是担心司法审判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四是认为信访可以让各级政府极大的压力,从而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因此,针对信访人的观念,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措施。一是把信访案件的诉讼纳入法律援助范围,节省信访人经济开支;二是成立专门信访庭,及时处理信访事项,节约信访人时间;三是严厉打击行政干预司法行为,让信访人放心,或者信访人可以提出请求当地法院回避,由异地法院审理信访案件;四是取消一票否决制度,减轻基层政府信访压力,让信访人失去越级信访的动力。

 

所以,要想依法行政,合理解决信访带来的问题,首要的前提是取消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只有这样,基层党委政府才能合理的对待信访工作,才能有机会依法行政。其次,各级信访局要积极接纳信访人。按照三大任务履行职责,畅通信访渠道,让广大老百姓的冤屈有地方倾诉,有部门主持正义。再次是严厉打击非法越级上访,缠访和闹访行为。

 

以上是我对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看法和几个不成熟的建议,不足之处请见谅!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