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签到 “人脸识别”为何严而不实(今日谈·“实起来”难在哪)

发布时间:2015-05-30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某县在各乡镇、各党政机关单位安装人脸识别机,严管机关干部上班到位情况。整顿漂浮作风,让群众上门找得着人、办得妥事,“人脸识别”检查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然而,当地不少干部却说,“这是束缚了做事的人,放纵了不做事的人”。

  原来,“人脸识别”检查适用范围有限,对坐办公室的干部有管束力,而对那些忙于办事、勤于下基层的干部来说,则多有不便。下乡之前也许还可以到办公室在识别机前露个脸,下乡忙起来难道还要赶回来“识别”一下?如果简单机械地将这种考核一刀切,谁还有积极性经常下基层,到群众中去帮助解决问题?

  从严者必唯实。为了厉行某个小规矩而罔顾实际,把干部谋事创业、服务群众的手脚绑起来,显然是因小失大。只有把从严和从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树立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激励每个干部做好本职工作。

  (“‘实起来’难在哪”征文邮箱:rmrbjrt@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30日 01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