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这六个原因,让基层干部感觉没尊严

发布时间:2023-05-06      来源: 《人民论坛》    点击:

来源:《人民论坛》

 

 

  基层干部身处执政一线,他们是中国复杂国情的“亲历者”。中国各项改革任务都要靠基层干部去落实,各种发展目标要靠基层干部去实现。这要求基层干部应当享有与工作内容相匹配的尊严和权威。

 

  但现实中,基层干部普遍面临权威丧失、尊严缺失等问题,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基层干部形象长期被污名化,极易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而解决问题,首先要摸清基层的真实生态。为此人民论坛通过采访调研梳理出了基层干部尊严缺失的几大困境。

 

 

 

 

 

 

 

一、不被群众理解,甚至受到群众非议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是,“中央政策是好的,都是地方上落实得不好。”很多基层干部认为这句话很值得商榷,他们权力最小,掌握的资源最少,能够动用的手段极为有限,却要为所有政策落实不力负责很不公平。

 

  一位乡镇干部反映,“出台一个好的政策不仅不难,而且应当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要把好政策落实好,绝不是出台文件,然后层层落实文件那么简单,这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

 

  群众的维权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很多人认为,政府为百姓服务理所应当,而某些事情做不好,群众就要责问干部。甚至居民生活遇到各种不如意,基层干部就经常被当成出气筒。一位副镇长说,“现在是上级、群众都指责我们工作没干好,老婆孩子又说我不顾家,想起这些就让人感觉没尊严。”

  

 

 

 

 

二、责大权小、事多钱少没尊严
 

 

 

 

  近年来,取消农业税、乡财县管等政策的实施,使得乡镇财权急剧减少,大多数乡镇只有靠上级的转移支付才能顺利运转。而许多地方将“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与一票否决联系起来,一位乡镇干部向人民论坛记者表示,“这让许多基层干部有为了得到转移支付而不得不完成任务的感觉,这当然会使基层干部感到没尊严。”

 

  除此之外,乡镇搞发展也面临很多制约,为了获取资金支持,乡镇干部不得不看很多部门的脸色,而许多部门故意制造困难、吃拿卡要。一位基层干部说,“我们办这些事又不是为了自己,如果这些部门不改变工作作风,那么就不仅仅是伤害我们尊严的事了,这会让我们失去为基层干事创业的动力。”  

 

  中部某省一乡党委书记向人民论坛记者说,他要签订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等许多责任状,哪一项落实不好都要被一票否决,“感觉自己疲于应付各种上级布置的任务,领导说啥就要干啥,没有商量的余地,落实不好还要挨批评。”  

 

 

 

 

三、到条条部门办事太难
 

 

 

 

  一位乡镇干部说, “我宁愿到县里哪个局当虚职,也不想在乡镇当实职。乡镇里再大的干部也只有落实的份,而县里某个局随随便便就发号施令”。某县组织部副部长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来,往乡里调派干部越来越难,很多人不愿到乡里工作,与之相反,乡里干部请求调回县里的越来越多,而据我了解,这不是我们县独有的情况。”

 

图片

 

 

 

四、工作辛苦、待遇微薄、升迁无望
 

 

 

 

  乡镇发展空间小、工资待遇低,使很多基层干部产生了较重的自卑感。一位基层干部说,“如果我们工作清闲,那么工资拿得少也无可厚非。可大家都知道,我们干的工作最多,可偏偏挣得最少,这让我们感觉很没尊严。”许多基层干部坦言,一辈子只能处在官员序列最底层,承受最大的压力,这让他们感到很不公平。  

 

 

 

 

 

五、维稳任务让基层干部尤其感到没尊严
 

 

 

 

  乡镇干部普遍向人民论坛记者反映:现在维稳任务太多,上级领导说维稳是硬任务,对于上访群众要“谁家的孩子谁领回”,可以说信访是上级最为看重的一票否决指标,基层干部的大量精力都耗费在了维稳上。然而很多问题不是乡镇一级能解决得了的,为了“零上访”的指标,有时候只能是硬着头皮上,想办法去围追劝阻上访者,一位负责信访的乡镇干部说:“一方面有上面的硬任务,一方面是老百姓的怨气,我们是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尊严何在?”

 

 

 

 

 

六、屡屡成为媒体关注的负面焦点
 

 

 

 

  有乡镇干部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说,“看现在的新闻报道好像我们基层干部的形象就是本事不大、脾气很大,就是慵懒散,就是饱食终日,甚至都是都是谈观污吏、横行乡里,现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职业时,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乡镇干部,还谈什么尊严。”

 

图片

 

  通过梳理基层干部尊严缺失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之处在于处理好基层干部与上级部门,基层干部与群众这两对关系。今后应赋予基层干部与他们责任相符的权力;完善基层政权的财力保障机制,不要“只叫马儿跑,不叫马儿吃草”;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基层干部的成就感;完善现有的信访制度等等。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