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电动车驮2袋面粉被罚2000?权力一旦被滥用是很可怕的

发布时间:2023-08-03      来源: 血色文阁    点击:

近日,一男子生活在农村,想要到市区去看望自己的儿女,于是骑着电动车驮了两小袋面粉,想要给儿女们节省一点开支。结果在路过一个交警岗亭的时候,被一名交警叫拦下,同时指责他用电动车驮面粉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并要求他缴纳2000元的罚款。男子是农村人,对市区里相关的电动车规定并不清楚,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罚款,老实巴交的男子只有无奈的交出了自己辛辛苦苦好久才赚来的钱。尽管如此,他的心里是愤怒的。后来这件事情被他的儿女们知道了,儿女们同样不解,于是向一家媒体询问有没有相关规定,于是媒体更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通过深入调查后记者发现,实际上,该城市并没有明确规定电动车不能携带类似于面粉之类的物品。尽管这样,当地交警部门却坚持认为男子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妨碍后方车辆驾驶视线。事情传出后,引发了很多群众的质疑,群众纷纷指责交警滥用职权。面对强大舆论的压力,交警部门立即改变了说辞,称之前的罚款确实不太合理,但也坚称男子的行为并不符合规定。尽管如此,很多群众并不满意,并坚决要求彻查交警部门的执法情况,追究涉事交警的责任,并为黄明要回被罚款的公道。面对愈演愈烈的抗议,政府部门不得不展开调查,暂停涉事交警的执法权力。(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

 

上面这件事情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从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来说,我相信这样的事情绝不是空穴来风,应该具备一定的可信性。那么不管是不是事实,我们暂且对这种现象做一个简单的评论。其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主要就是因为权力的使用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所以才会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况。大家知道,在面对此类案件之时,作为普通当事人是没有话语权的,主要的话语权都在执法者的手中。而且此类案件如果不是起诉的话,最终的解释权也在执法单位的手中。因而监督的缺乏,就会导致一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是其他原因,可以随心所欲的执法,而不会面临任何不利后果。只有在这样的事情受到媒体关注之后,通过舆论的强大压力才能给当事执法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实看到这样的事情,我几乎都要麻木了,毕竟类似于这种事情每天在整个社会上发生的太多了。比如前期的线椒不是辣椒,紫薯不是红薯,小白菜不是白菜,葱没有根就不是葱,竹笋已经不新鲜,胡萝卜有点蔫不能走绿通;再比如乘客带几棵大白菜就叫“客货混装”事件,“电动车称重执法”事件,以及骑电动车带两个孩子上学被罚事件等等,我们看一看,这些规定到底是想规范还是想要罚款?估计傻子都知道。而此次,尽管警方说不符合规定,想当然的认为妨碍交通视线安全。我的天,如果是这种思路,那以后一只眼睛失明的人估计连走路都不能走了,因为影响交通视线安全。

 

之所以很多事情离奇的都让人难以想象,最主要的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另一个就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第一个因素我们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利益观念已经在整个社会中深入人心。在这种不良观念的影响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很多领域,很多场景都已经严重淡化,甚至有些怀有这种优良思想的人或者行为还会被某些人认为是傻、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现;第二个问题也是现今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执法行为都缺乏相应的监督,我们比如说本文开头提到的案件,具体由谁来监督,第一就是人民群众;第三就是人大的监督;第二就是交警本身的部门。

图片

但是我们考虑过没有,很多群众的法治观念不强,法治水平不高,让他们监督是很困难的,更何况他们对执法人员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那么除了群众的监督,就是人大的监督了,但是人大不可能天天在街上实施这种监督,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合情理的。事实上,人大对这种执法行为监督的力度也非常有限,甚至很多都没有相应的机制去监督,只能定期通过调研和查看案卷的形式监督,时效性太差;除了以上的监督,就只剩下交警部门的自身监督了,可以说这种监督如果是对本部门有利的情况下,监督还是可以进行了,但是如果影响了本部门的形象和利益,这种监督反而就会变成一种庇护,对不对?

 

所以说,在服务意识淡化的前提下,又出现监督缺乏的事实,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权力失控,不仅会滋生腐败现象,还会极大的损害群众的利益,给党和国家的形象带来非常深远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能够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呢?针对本文的情况来看,我有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根源就是某些执法人员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就是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每一名执法人中都能够把被执法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来对待,我相信才是真正的人性执法,理性执法,才会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不良现象。正是某些个别的执法人员把群众当成了完成任务的工作,当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途径,才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

 

二是赋予群众强有力的监督权力。说实话,我比较反感一些执法人员动辄不准别人照相的录制视频,毕竟执法行为并不是个人隐私,这是一种公开的行为。执法行为处理得好,不仅能够有效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当事人起到警示作用,还能够给整个社会起到巨大的教育引导作用。那么我们为什么怕别人拍照录像呢?主要是两点,一点是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剪辑;二是怕自己的行为不够规范而受到相应的影响。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果他们一旦采取恶意剪辑的方式抹黑执法行为,完全可以采取法律的手段来加以打击,执法人员有什么担心的呢?如果是怕自己的行为不够规范受到影响,那我建议先回去学好了,学规范了再来执法,行不行?所以只有赋予群众强有力的监督权力,有能更好的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三是执法过程全程透明公开公正。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案件中出现一些非常奇怪,但想想又觉得非常正常的现象,就是一旦就到关键时刻,要不就是摄像头没开,要么就是监控坏了,要么就是其他原因导致监控丢失。一旦这样的理由多了,就会极大的影响到执法单位的公信力。因此,执法过程必须全程透明,公开公正,把执法行为放到阳光之下晒一晒,看看能不能够经过得阳光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水平,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四是严厉打击一些滥用职权行为。之所以会有一些滥用职权的行为出现,关键问题就是违法成本太低,即使给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多数都是对涉事的执法人员批评教育为主,有的甚至用一些聘用人员来背锅。我们比如说出线椒不是辣椒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不仅给当事司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是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即使如此,我们的这位工作人员仍然生活的很滋润,根本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在这种不良现象的导向之下,所以才有更多不合理的执法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如果能够以强有力手段对这种涉事当事人进行强力打击,我相信他们就要认真考虑了下滥用职权的成本问题了。

 

所以说,很多问题都并不是基层群众的问题,就像我以前文章中所讲的一样。社会风气的好坏,与底层人民无关,关键是一些精英阶层导致的结果。我们制定法律法规,要求底层人民认真遵守,但是某些人某些群体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和权力,为了维护个人私利钻空子,大肆破坏,那么这到底是谁的问题?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因此,我们要想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与价值观,必须从根源上入手,真正解决一些精英阶层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也会上行下效,进而不断推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