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国官场升迁的十大“暗规则”

发布时间:2017-07-24      来源: 法治内参    点击:

机关人说话,总是那么含蓄、那么艺术、那么优雅。比如,想当官并不会直白地说“我想当官”,而是称其为“我要求进步”;谁要是高升了,当面都会恭喜人家“有能力”,背地里却会说这人是“有路子”。

 

诚然,面上说的是假,背地说的是真。因为同样在机关当公务员,并不可能同样会“进步”的。本文介绍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机关中流传的、公务员,必须懂的仕途升迁的十路子。

 

一、背景

 

又名“有后台”、“根子硬”。没背景的慢慢往上爬,有背景的嗖嗖向前窜。例如“官二代”、因有其老子的背景,肯定在仕途上会顺风顺水。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狗升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年毛给华写了一个纸条:“你办事我放心”,……

 

至于省、地、县、乡的各级一把手,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你与他有至亲、攀亲或沾亲的关系,那在其手下谋事,肯定升迁的机会要比别人多,晋升的速度要比别人快。这就是“朝中有人好作官,炕头有火热半边”是也!

 

二、门路

 

门路又名“上面有人”、“有路子”。门路就是某种渠道,某种能够通达上一决策层的渠道。因为有背景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有门路”的人也是很有“进步”希望的。与背景之血缘、亲属关系的单纯性相比,门路要复杂得多。

 

比如,你自己或你的亲朋好友曾有幸与能把握你“进步”之决策大权的领导有交情,曾经在一起“同过窗,下过乡,扛过枪、嫖过娼”等等,这每一种“一起”,都可以成为你寻求“进步”的门路;又比如,你表叔的二大爷的最小的兄弟媳妇是你顶头上司的小姨子的干妹妹,这一“拐弯抹角的亲戚”你也不要放过,只要利用好了,你就有了去拜访上司的“敲门砖”。

 

三、听话

 

又名“跟的紧”、“马屁精”。

 

听话是听上司的话,而不是听同事的话,更不是听老百姓的话。这里的上司专指顶头上司、本单位的领导,其更上一级领导的话不是不想听而是你还够不着听。

 

听话的第一层含义是:凡是上司的交办一律从快从美办好;凡是上司不让办的事一律坚决不给办;其第二层的意思是:善于领悟上司的意图。上司有许多关键的话并不是通过嘴来说的,这一层次的“听”更需功力;听话之“听”的最关键处,并不在耳朵而在于手脚。真功夫见之于你如何将上司的意图给尽心尽力地落到实处;“听话”另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善于替上司挠痒、溜须,这也很不容易。

 

笔者曾观察过机关人为领导茶杯添水一事,善添者从添水的时机、姿势、脚步、表情等诸方面都会与众不同,观后感慨万千。听话的人最得上司欢心,但常常需要昧着良心、不要脸面。

 

四、烧香

 

烧香本为敬神、敬菩萨,本文说的烧香是指敬上司。烧香往往要善于把握火候、把握时机。逢年过节,表点心意,培养感情,非常必要。若遇领导小恙,亦或领导夫人小恙、孩子上学,亦或领导的老爸妈老妈哥哥姐姐兄弟妹妹,领导夫人的爸爸妈妈的大病小灾、大喜小喜,都是你要烧香的绝妙时机。

 

“烧香心要诚”,这是个水磨功夫,最忌露出急于得到回报的猴急样。烧香是上司对你平时工作的考核,“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很危险的。烧香通常与听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益得彰,如只会其中一招往往并不灵。

 

五、摆平

 

不要以为摆平只是世俗社会或黑社会用语,现在机关里也常会用它。不仅领导之间经常用,善于“进步”的人也要经常用。想“进步”的人,通常在这样三类情况下需要它:一是有居心不良者(常常是同事)将自己的丁点小毛病反映到了上级机关或相关部门;二是自己虽被有关领导相中,但领导层中却另有他人持不同意见;三是自身的某些硬件存在缺憾,比如学历、年龄等。此时就是“摆平”大显伸手的时候了。

 

某王二麻子先生,系机关二级机构负责人、“后备干部”,正要“进步”到单位副职之际,“一把手”换人。此时人代会迫在眉睫,新到任的“一把手”又远在南方某地开会,且并不买前任留下的“账”。“一把手”若不提名可是前功尽弃,怎么办?揣一把现金,先到新“一把手”的祖籍地,再打飞机“的”到南方,五天内一切摆得平平坦坦。

 

六、群众基础

 

群众基础通常是指“民意”。不过,此“民”只是机关内部的“民”,即机关里的一般工作人员。官员升迁尊重民意,是个正确无比的命题,但这一命题往往在机关里就是要你做一个八面玲珑的“老好人”。一些渴望“进步”的人为羸得“群众基础”,只有见风使舵,对谁都笑脸相迎,从不得罪人。

 

七、资历

 

资历的含义不用多说。可以说的只有一点──在机关里想凭“资历”来获取“进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它就像是一根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八、机遇

 

机遇能对“进步”发挥作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某种人事政策来的恰是时候。比如,“班子”中必须配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选来选去,就选到了还不讨厌的某人头上;另一种情况是出现在鹬蚌相争之时。比如,两副书记各有甲乙之“心爱”,互不相让,从大局出发的书记之大手便拍在了毫无“准备”的丙的头上。

 

九、活动

 

近年来,机关中为“进步”而“活动”的人颇多,我们能经常从媒体上读到这样的故事。所谓活动也就是跑官——“活动”不过乃机关人自己对跑官之高雅的说法而已。

 

“活动”对“进步”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可以说,即使你具备了前述各种条件,最终都还是要通过“活动”来落到实处的。有个地厅级马德案,之所以能上连省部级下牵县处级,牵连官员以百计,就是因为这些官们在“进步”时动用了“活动”这一高招。

 

“活动”不是“空嘴讲白话”,是要票子的,官员的工资就那么多,票子哪里来?为了“进步”大业,只好贪贪污、受受贿,要不就直接动用公款呗。“活动”与“烧香”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出现于关键时刻,后者则是平时之投资积累。

 

十、德能勤绩

 

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即使你有通天的神通,在决定你“进步晋升”之际,最终还要落脚到“德能勤绩”的四项考核上。

 

方法有二:一是座谈,大家都要对你的德能勤绩谈点“看法”;二是考核,“党组织”要就你的德能勤绩下评语。无论你德能勤绩的真实面目如何,只要你实现了组织部门前来考核你之目标,你这人肯定就是德能兼备、勤绩俱佳的稀缺人才。至于群众基础和组织考查,以至于张榜公示,无非都是……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