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为给“暴走团”让路而限行,凭什么?

发布时间:2017-08-28      来源: 新京报    点击:

文/李勤余    来源:新京报
 
这是在“和稀泥”吗?
 
全文920字,阅读约需2分钟
 
 
 
继临沂“暴走团”车祸事件、南通公交司机因未给近百人“暴走团”及时让路而遭暴打风波后,青岛“暴走团”又进入公众视线——25日,青岛八大峡广场周边部分路段为保障“暴走团”健身居民安全,开始在夜间施行机动车限行,避免人车混行。弹性限行后,“暴走团”在没有车的道路上大步行进。
 
 
▲为保障“暴走团”安全,青岛某地实行道路分时限行。
 
涉事执法部门的初衷并非不能理解:总不能放任老人在车水马龙中拿生命冒险吧!得,干脆让道,让他们走个痛快。当然,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临沂暴走团车祸事件。
 
 
▲车祸事件后,临沂暴走团装备升级再上路,叉车压阵。
 
只是不知管理者有没有意识到,该折中之举无异于“和稀泥”?
 
“暴走团”出现在只允许机动车通过的道路上,本就是非法行为。至于部分“暴走团”老人所强调的锻炼地点距离遥远、不甚方便等,也不能成为他们暴走非得成“团”还要占道的理由。
 
有些执法部门非但不对其进行严肃处理,还一再妥协,祭出绥靖政策,这令人大跌眼镜:难道为了息事止争,或者方便管理,就可将法律弃之不顾?
 
 
▲知乎上早就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青岛暴走团非得走马路中间?
 
而本该享受应有路权的广大司机,在此事中正当权益莫名其妙地受到损害:机动车限行,必须有法律授权、依法实施,政府使用限行措施的具体条件也当被严格限定。在无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让机动车为“暴走团”让路,因某一群体的利益损害另一群体的利益,很容易招致一句质疑:凭什么?
 
当下,“暴走团”已然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折射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老人锻炼诉求间的裂痕。给“暴走团”让路,看似是人性化执法——“既然管起来有困难,不妨退避三舍”,可实则治标不治本。
 
它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更有可能激化不同群体间的矛盾。舆论对此举的非议,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
 
 
 
老人们有锻炼身体的权利,但必须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进行,这是不容践踏的底线。一方面,为老人创设更多便利设施已是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执法部门也该意识到,拆东墙补西墙的短线治理可能导致“旧问题未了,新问题又来”。守住红线,在此基础上积极作为,方能让所有人包括“暴走团”心服口服。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