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以立法“固本培元”,回应时代命题

发布时间:2017-08-29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2017年是我国改革的关键一年,近期播出的专题片《法治中国》为我们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篇章,第二集《大智立法》让我们看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立法的清晰足迹,诠释了立法对时代命题的回应。
在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中,“元”和“本”即根本、元神之意。现代化的国家无不是法治化的国家,只有用科学的立法才能“固本培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法,夯实立法工作,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越走越稳,以巨龙之姿展示着我们的“自信”。正如片中所言“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只有法治才能使执政永葆生命力,科学立法是法治中国的前提,只有立法科学,法律才能为人民所遵守,法治才能为人民所信仰。
立法彰显时代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时代在不断前进,法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网络违法及时立法;计划生育、劳动教养法顺时废止;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涉及生活多方面的法律的修订,这都彰显了立法的时代需求性。通过深入的调研,科学确定立法项目,让立法符合社会发展轨迹,法律只有折射现实生活,才能与时俱进,解决现实问题。
立法体现人民意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坚持创新改进方法,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体现民意也要坚持法律的确定性,维护法律的尊严,尤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准确把握网络言论,精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引导人民规范行为,维护人民合法权利。
立法要敢“啃硬骨头”。腐败问题是执政之“瘤”,亦是群众之“痛”,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痛点”,一定要敢于触碰,严肃政治领域立法,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只有完善政治领域立法,才能实现不敢贪、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对执政者的信心,让法治的“春雨”吹进民心,“润物细无声”,实现全民懂法、守法、用法。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