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法“固本培元”,回应时代命题
发布时间:2017-08-29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次
2017年是我国改革的关键一年,近期播出的专题片《法治中国》为我们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篇章,第二集《大智立法》让我们看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立法的清晰足迹,诠释了立法对时代命题的回应。
在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中,“元”和“本”即根本、元神之意。现代化的国家无不是法治化的国家,只有用科学的立法才能“固本培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法,夯实立法工作,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越走越稳,以巨龙之姿展示着我们的“自信”。正如片中所言“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只有法治才能使执政永葆生命力,科学立法是法治中国的前提,只有立法科学,法律才能为人民所遵守,法治才能为人民所信仰。
立法彰显时代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时代在不断前进,法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网络违法及时立法;计划生育、劳动教养法顺时废止;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涉及生活多方面的法律的修订,这都彰显了立法的时代需求性。通过深入的调研,科学确定立法项目,让立法符合社会发展轨迹,法律只有折射现实生活,才能与时俱进,解决现实问题。
立法体现人民意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坚持创新改进方法,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法律体现民意也要坚持法律的确定性,维护法律的尊严,尤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准确把握网络言论,精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引导人民规范行为,维护人民合法权利。
立法要敢“啃硬骨头”。腐败问题是执政之“瘤”,亦是群众之“痛”,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痛点”,一定要敢于触碰,严肃政治领域立法,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只有完善政治领域立法,才能实现不敢贪、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对执政者的信心,让法治的“春雨”吹进民心,“润物细无声”,实现全民懂法、守法、用法。
(责任编辑:总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