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凭什么指责不讲道德的人,却包容不讲规则的人?

发布时间:2017-08-31      来源: 全民职教    点击:

【导言】:

一个肮脏的社会,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社会,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社会,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社会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社会。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如果由你来制定大政方针,你会怎么做?

 

 

 

人民日报2016年5月5日报道,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了中途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女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数落没让座女孩。女孩流着眼泪诉苦:“坐自己位置错了吗?对此, 人民日报认为,即便你先占了位子,并不意味着你就有满满的享用权利。

 

个人对人民日报的这种高冷嗤之以鼻,私以为人民日报是用辩论的诡辩来混淆本该正常的认知。就像人民日报认为飞机的头等舱座位不会让,动车座位必须让一样的混账。在这里,送给人民日报一段胡适先生的话: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这本来是是非明了的事情,结果却被人搅浑了。是被谁搅浑的呢?是那位老人的女儿。是的,我们也同情老人坐高铁无座。但是,她的无座,不是别人造成的,是她的家人造成的。

  

为什么上车时,不给老人买直达座位的票?当然,老人的家属可以说没有买到。但是,这不是理由。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乘车为了买坐位,不得不买远于目的地的车票。家属为什么不这样购票?另外一般高铁的一等座、商务座多会有空位,为什么不加钱购一等座、商务座?如果还是买不到,或经济有困难,还可以自带小椅子,和列车员说明,我想也会得到谅解。这些老人的家属都没有做,却指责别人不让座,别人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利益,来弥补老人家人的疏失呢?

 

坐高铁不是坐公交,很多人要坐很久,如果没有座位,站久了人们大都吃不消,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买远于目的地车票的原因所在。有人经历了这样一次坐高铁的场面,有一位丹麦留学生,第一次坐中国高铁,去吃饭的时候他的位置被人占了,他回来后也不好意思说,等着人主动让开,就这么等了6个小时,他的座位被前后至少五六拨人占过,可怜的丹麦留学生就这么一直等,直到下车也没坐上自己的座位。下车后,他说他已经站的很累了,座位上一直有人,他以前没遇到过这种事,所以不知道怎么办。占别人的座位就是侵占别人的利益。即便是老人、病人也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付出代价放弃自己的利益,来照顾自己。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那位女大学生不主动给老人让座的行为,是不当行为,那么这趟高铁所有没有主动给老人让座的人都行为不当,因为那位女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和别人平等的。这显然是荒唐逻辑。让利和捐助是一种善行,但不是义务;没有让利和捐助并非不道德。

 

道德不能侵犯权利,道德对权利的侵犯,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道德只是一种自律的工具,如果用来他律,往往会超出道德的范围。如你在谴责别人不道德时,你并没有获得谴责的资格,因为你不能证明你比别人更道德,也不能证明你所说的道德是真道德。中国的现实是,很多不道德的人,却要站在貌似的道德制高点,对道德高尚的人大泼脏水。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