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蔡慎坤:为反腐喝彩也为腐败忧虑

发布时间:2017-09-21      来源: 蔡慎坤    点击:

文/蔡慎坤
《人民日报》头版本周发表长篇文章,理志气壮地宣称说:“要问这五年党和国家工作中最大的亮点、最得人心的是什么?最具共识的回答一定是:反腐败! ”
 
 
文章用一长串数字来佐证,披露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查处腐败大案要案毫不手软,并且形成强大震慑效应。截至今年6月底,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中央管理干部)280多人、厅局级干部8600多人、县处级干部6万6000人。
 
 
同时,中纪委监察机构共处置涉及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236万2000件,立案141万8000件,处分140万9000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5万4000人;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万多起,处理24万多人。
 
 
中央还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截至今年6月底,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万3000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64万8000人。
 
 
这些惊人的数字一方面说明反腐成就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也说明从上到下腐败极度泛滥,腐败分子无处不在,绝不是此前所宣传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
 
 
本届领导班子反腐可谓轰轰烈烈,一举打掉了二百多个“大老虎”,踩死的“苍蝇”更是数不胜数!当人们在为打虎喝彩叫好之际,是否有过深刻的反省反思?为什么这块土地上盛产贪官?是官员本性使然,还是制度之恶?贪婪当然是人的本性,但如果对官员对权力有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腐败分子绝不可能有如此之多。
 
 
那些被定点清除的腐败分子基本上都是一路敛财一路升迁,强大的各级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为什么没有早发现早纠偏?非要等到腐败分子捞足了赚够了民怨沸腾了才让其匆匆下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泛滥和蔓延的制度去哪儿了?
 
 
毫无疑问,只要制度存在漏洞,只要制度形同虚设,只要制度失去监督,任何人都有可能蜕变成新的腐败分子,任何人只要拥有不受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力,都会抑制不住疯狂敛财大搞腐败的冲动和特权!官僚制度缺失造成的腐败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腐败分子也不是极少数,不是打一批老虎就可以高忱无忧了!
 
 
这就是说,打多少老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打掉繁衍老虎的制度,如果不从根源上入手来解决问题,只能是打掉一批旧老虎,又繁衍一批新老虎,赶走孙悟空或许又会来个猴!这样一个产虎、养虎、打虎的恶性循环何时才是尽头?
 
 
美国作家梅斯奎塔经过多年研究后得出相当精辟的结论:当一个体制是围绕腐败而建立的,任何重要人物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支持者,都被腐败污染。他们如果从不曾把手伸进钱箱,就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提高法律惩处力度无非是使领导人又多了一项惩戒他人的工具,对付腐败的最佳方式就是改变深层诱因。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有个流行的说法,叫做“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为什么在过去若干年中,党纪国法对腐败分子帮派势力几乎形同虚设?前一段时间还有些古董理论家重新搬出所谓的“阶级斗争理论”来背书,试问:这些潜伏在党政军机关的腐败分子算什么阶级?如果按财产来说,腐败分子远远超过了西方所谓的资产阶级。
 
 
西方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财富,一般都是靠创业辛辛苦苦积累而来,而这些腐败分子的财富是怎么来的其敛财的方式和手段又是什么?腐败分子完全是靠滥用手中的权力,对国家资源任意挥霍,对国家财产疯狂掠夺,对普通老百姓明抢暗夺。这些腐败分子对社会的影响力破坏力,跟西方资产阶级不可相提并论。
 
 
西方资产阶级还懂得遵守法纪,照章程和规则办事,也讲诚信有基本的操守和良知。而形形色色大大小小混迹于官场的腐败分子往往集权力、集金钱、集美色、集笔杆子、枪杆子、刀把子于一身,干着丧尽天良、胡作非为的坏事恶事,对国家的安全、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对文明和民主的诉求,都构成致命的威胁和巨大的破坏。
 
 
治标又治本的反腐制度建设在当前往后,显得更为紧迫更为艰巨,一抓一大把只能说明腐败已经遍地开花渗透到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腐败的性质来看,腐败分子数量之多敛财之多己经完全超出了世人的想像!而在现行体制中,连党员也没有机会和权利来监督制约腐败分子,更甭提每一个普通公民了!
 
 
要遏制腐败持续泛滥,唯一的办法是还权于民,让公民或全党通过选举监督约束罢免官员,全社会包括政党和官员在内,都必须自觉地彻底地接受法律的约束和舆论的监督。这既是对政党和官员的一种保护,也是保证社会公正官场清廉的最好出路。当务之急是重启制度性建设,尤其是民主与法制建设,如果不能正本清源,解决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腐败分子依然会如同过去一样随时反扑甚至更猖獗更疯狂。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