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一个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

发布时间:2017-10-08      来源: 新顶尖悦读    点击:

先来看几个问题:

为什么卖假货的能淘汰掉卖真货的?

为什么炒房的比做实业的赚的多?

为什么小鲜肉身价费能超过科学家?

还有如下两个现象:我们平时乘公交或地铁,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能抢到一个座位;

而当我们在一群人里打车,站在路边规规矩矩等车的人,总是被强行站到马路中间的人抢去机会。

 

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定律:“劣币驱逐良币”。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在社会上的表现就是:“恶人”不断驱赶“善人”。

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个社会里,当有一小撮人因为投机取巧而先获得利益,此时如果不能使他们付出代价,那么剩下的大部人必然也不会再坚守自己原则。

所以现在我们都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项目越来越难做,创业越来越艰难,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

无论你说什么,无论你承诺什么,别人都不信了,每个人都紧紧捂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生怕一松手就被别人抢去了。

为什么房价还在升高?就是因为其他实业和创业都很难赚到钱了。结果大家现还是那帮炒房的人最聪明,于是大家都去买房了。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次我们在探讨高房价对经济的伤害,我们都对对高房价深恶痛觉,但聊完之后他第二天就去排队买房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每一个人面对不公平都有情感上的愤怒,但当大家发现只有跟随那一小撮人后面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只能跟着他们后面行动。

一个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

从他觉的不公平的那一刻起。

一个有才的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俗的?

从他看透芸芸众生的那一刻起。

芸芸众生的错在哪里?在于平庸之恶。

 

当年,窦娥含冤被押赴法场,行刑之前问窦娥还有何话讲?窦娥说:如果我是冤的,我死后三年大旱。

窦娥被行刑后果真是大旱三年,颗粒无收。多年后窦娥的父亲金榜得中做了高官。回乡重审窦娥一案,杀了那个贪官。

这时乡亲们对他说:“我们知道窦娥是冤枉的,但是畏惧贪官权势,敢怒不敢言。可是我们又没加害窦娥,为什么要受这三年大旱之苦呢?”

窦父说:“你们明知窦娥是冤的,却不敢说句公道话,是谓不义。老天有眼,没有无妄之灾,天灾人祸就是在惩治不仁不义之徒哪!”

所以大部分人在恶行面前都会选择沉默,甚至为了自己利益会选择盲从,这就是平庸之恶。

坏人淘汰好人,也是这个俗世的基本规则。

 

仔细想想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在淘汰万物:比如我们去摘水果时候,又红有大的总是被第一时间抢走,而歪瓜裂枣却幸存了下来,我们杀猪宰羊,又肥又大的总是被拖出来杀掉,而那些瘦骨嶙峋、病病殃殃的都存活了下来。

动物和植物也有自己的世界,他们肯定也会觉得不公平,凭什么优良品种先被淘汰?但是在人来看起来就是很正常的。

才华是上天对一个人最好的奖励,也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惩罚。

对于世界那些“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好人不长命,祸害留千年”等等不公正的现象,唯一能将这一切解释圆满的就是佛了,佛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觉的自己需要变的庸俗起来,请尽力给自己内心封存一点正义感。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