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终于有个说实话的专家:中国老百姓的负担太重了!

发布时间:2023-02-11      来源: 蒙鸿    点击:

春节过后,随着疫情的消退,社会经济开始逐步回暖。

医学专家渐渐走向幕后,经济学专家们开始登台表演。

这边一个专家说:存款要收利息税

那边一个专家说: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中国经济就恢复了。

在众多发言中,终于听到了来自一位社科院专家的接地气的大实话:

“居民收入上不来,消费从何而来?”

 

2月4日,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重点分析了消费问题。

他表示,中国消费增速呈现逐年下降之势,原因有三:

①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不快,物价涨幅高于收入涨幅;

②居民的债务负担很高,偿债压力较大;

③疫情反复,从根本上侵蚀了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基础,抑制了消费能力。

 

李扬指出,中国居民的负债太高了。
“2020年,我国居民的‘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为137.9%,同年,我国居民的‘债务还本付息额/可支配收入’高达15.0%。而美国的数据分别为95%和7.5%。也就是说,我国居民赚100块钱,要拿出15块还债,如果算上房贷负债,可能‘债务还本付息额/可支配收入’要超过50%。
“所以,要启动经济、提振消费就要让居民有钱,即便没有钱也要让居民敢借钱,但现在这两个情况都不满足,也就阻碍了我们相关政策的有效的实施。”李扬进一步说道。

图片

其实,李扬教授的数据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

有大批的80后90后,他们每赚100块钱很有可能拿80-90块钱以上来还债务,甚至100%用来还债务都不够,拆东墙补西墙,妥妥的月光族。

即便不谈房贷,我们中国居民的负债压力依然很高。

①赡养老人:现在独生子女结婚后需要赡养四位老人,如果老人养老金较低甚至没有养老金,那么儿女对老人的补贴将是一笔长期支出。

②子女教育: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烧钱”,奶粉、尿不湿、玩具;长大了还得学钢琴、游泳、英语;成人了还得置办婚礼、房子……

由“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教育成本平均是48.5万。

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城市来说,养育成本直接飙到了百万

③看病压力:生病不可避免,尤其是老人,这部分的费用支出可能更高。

在老百姓眼里,到医院看病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和煎熬。号难挂,挂上号了还要等,看上病了,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账户里的钱慢慢变少。

 

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曾表示:消费不能靠刺激,老百姓若有钱会主动消费。

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从体制上、制度上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做好,把老百姓的生存空间搞完善,人们自然也就积极消费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只有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才能更美好,社会才能更稳定。
老百姓日子过舒坦了,有了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自然水到渠成。
一个好的社会,不在于创造多少财富,而在于减轻多少生活压力,让人民活得安然幸福。

希望能有更多的专家为老百姓发声,当他们的建议走进决策之时,才是黎民之福。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