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司法人员为何敢当庭羞辱律师?

发布时间:2023-09-28      来源: 天下说法    点击:

周末律师圈有两件涉及职业尊严的事情在疯传。一件是法官羞辱律师,另一件是检察官辱骂律师。
202396日上午,在海南省一中院审理的李钟飞等98人涉黑案庭审现场,在质证环节,审判长符强越过举手要求发言的房立刚律师,跳到孙源律师那里。孙源律师提醒审判长应按照指控顺序,允许房立刚律师发言,话未说完,符强就对着孙源律师说:房立刚是你爹吗?

图片

 
202398日下午,在广东省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王腾律师指责公诉人涉嫌违纪违法、涉嫌失德,对面公诉席黄浩检察官情绪失控,冲王腾律师破口大骂“你个诉棍,我操你妈!”语惊四座,令包括控辩审各方和所有在场被告人、法警、旁听群众……目瞪口呆,许久没有反应过来。

图片

 
我是一直都在高校,从2005年起才开始从事兼职律师,因为身份的特殊,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司法人员羞辱或辱骂律师的情况。但总有同行说有法官在庭上训斥律师,或者检察官斥责律师的,却从未听闻有律师冲撞法官或者辱骂检察官的,若有后者情形的,投诉、调查、惩戒,都能把律师搞到吊证。因此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司法人员辱骂律师几乎没有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里,针对“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诉讼参与人的行为跟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是一视同仁处罚的,可为什么实践中却几乎没有见到对辱骂律师的司法人员进行处罚呢?
图片
我还记得三年前,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王绍章等20人涉黑案,当时辩护律师李长青、张维玉质疑法庭质证方式,要求按法律规定“一证一质”,未获同意,他们申请审判长蒋小马回避,后被审判长爆粗口直接赶出法庭。在当时舆论关注下,法院后来发通告,审判长道歉。但是,事后,舆论冯波平息,律师的申请依然被驳回,被告人依然被重判。今年,宁夏吴忠中院也发生过审判长把几名提异议的律师赶出法庭的事件,最后也不了了之。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个别法官素质的问题,而是源于手握权力的司法人员本身对律师群体的优越感。在收入上,大部分司法人员可能赶不上律师,但律师手上没有司法人员的权力,那种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优越感是这个制度赋予的。律师监督司法人员的渠道非常有限,而司法人员钳制律师的方法却很多,所以在很多司法人员的骨子里根本不尊重律师,辱骂只是典型的傲慢心态的一种外在表现。但为何能有恃无恐呢?
图片
我们都知道,如果律师敢于冲撞法庭,轻者训诫、警告,重则处分和吊证,后果都是非常明确直接的,但如果司法工作人员针对律师有什么过分之举,却几乎找不到救济途径和处理后果。比如《法官法》第5条规定的职业道德以及第10条第6项规定的法官义务,几乎都是宣示性或鼓励性条款,并不附违法责任。《检察官法》也差不多。“两高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充斥了大量无关痛痒的装饰性条款,也没有提及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没有处理和制裁的法律规范,我认为都是装饰性条款,都是无法实施的。比如刑事诉讼法中的证人出庭条款,就是装饰性条款,因为不出庭也没有任何制裁,所以没法执行。法律规范规定要尊重律师,要保障律师权利,但对于侵害律师权利如果没有什么有效的制裁,尤其是对司法工作人员没有什么约束的话,那侵害律师权利的事情就会司空见惯。同样的道理,你们知道为何律师不敢反其道而行之了吧?
 



(责任编辑:衡国胜)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