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三阳”来了?两地发布通报

发布时间:2023-08-18      来源: 山西禁毒    点击: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讯( 孟建文 马俊伟)报道近日,#新冠三阳的人开始陆续出现#登上热搜。同时,新冠病毒变异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二阳”小高峰才过不久,“三阳”真的来了吗?重复感染是否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新毒株会带来哪些影响?
 

“三阳”已来袭?

 

      北京市卫健委8月15日的2023年第32周疫情周报显示,北京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较上周有所上升,新冠病毒感染报告病例数居首。社交媒体上,有关“三阳”的话题也引发广泛讨论。


      16日晚,佛山疾控微信发文称,新冠变异株EG.5在佛山流行毒株中逐渐占据优势。

 

      佛山疾控称,近期新冠病毒变异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将EG.5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EG.5变异株对人的毒力没有增强,但免疫逃逸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更强,因此其传播范围相对较大。

 

      佛山疾控中心表示,总体来看,变异株EG.5造成的危害在可控的范围内,尚不需要担心EG.5可能带来的新一轮疫情影响。综合研判认为,佛山市疫情处于散发期,未来一段时间全市疫情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为何近期新冠病例会增加?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解释,夏季聚会旅行、交流频繁以及新变异株的出现,可能是全球病例数走高的原因。正如之前“五一”长假后,上海医疗机构病例数略增,专家预计,开学后随着孩子们旅游结束、返校归来、开启集体生活,病例数也可能会有所“抬头”,但不会出现大范围爆发。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一次新冠病毒感染,病毒在体内可持续一段时间,即便症状消失以后3个月内,也可能通过核酸检测发现阳性。人体内的病毒量和症状有波动性,会出现时阴时阳的情况。“‘二阳’后不到一个月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阴了又阳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上一次的残余病毒,而不是重复感染。”卢洪洲说。

 

反复感染影响免疫系统?

 

      “新冠传染性极强,得过后抗体自然衰减且没有绝对的保护性新冠疫苗,基本上多数人每年会感染1到3次对于免疫正常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造成严重肺炎或器官损害的风险非常低,不用担心‘二阳’‘三阳’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卢洪洲称。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认为,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正常的人群,绝大多数人“三阳”症状只会更轻。现在距离首次疫情“海啸”还不到一年,此前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仍存在,经过自然感染所提供的免疫力,对防感染、防重症、防死亡效果很好。如果又接种了疫苗,保护力会更好。

 

11月将出现新一波流行高峰?

 

      对于近期有关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现在11月的推测,卢洪洲表示,新冠的传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到6个月会有一个小高峰,但总体来说高峰的波峰会越来越小,对于国家的整体疫情防控没有影响。

 

      “需要警惕的是出现免疫逃逸强致病力又强的新冠新型毒株,要做好新冠病毒变异跟踪,保持高度警惕。”卢洪洲强调,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充分提高个人基础免疫的同时控制好基础病。注意个人卫生,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保持一定社交距离。

 

新变异株是在共存状态下演变而来

 

      8月初,世卫组织将EG.5新变异株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对此表示,目前人群与病毒之间处于慢性携带共存状态。事实上,病毒要存活就要突变、变异,在群体免疫压力下不断更新是病毒的生存法则。

 

      现有研究显示,EG.5仍是奥密克戎大家族一员,是XBB1.9.2的“后代”。今年2月这一变异株首次被发现,此后病例数有所增加。6至7月世卫组织所有通报病例中,感染EG.5变异株占比已从7.5%上升至          17.4%。尽管总体风险较低,但基于变异株遗传特征、免疫逃逸特征和增长速度,世卫组织估计EG.5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凌云进一步补充,“相比之前封闭环境下演变而来的变异株,EG.5变异株属于共存环境下演变的变异株。根据病毒突变趋势,应该是日渐缓和,不过科学家们还在持续观察监测。”

 

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叠加”

 

      尽管没有证据显示EG.5新变异株更易出现重症风险,但专家建议,高风险人群(基础情况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如未接种疫苗,还是应该完成全程接种。一旦感染者检测出阳性,推荐越早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越好,这样既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缓症状,也能阻断家庭内的传播途径,保护家人。

 

      凌云表示,时至今日,抗原检测对奥密克戎株的敏感性仍非常好,如有相应症状,还应先测个抗原明确是否感染,第一时间用药。目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有很多,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没有必要硬抗。临床数据也显示:尽管各路变异株持续突变,但抗病毒药物仍有效,早应用可明显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

 

      专家最后提醒:进入9月又是一年“流感季”,流感叠加新冠致死率会明显增加。建议老人、孩子、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实现60%-70%的流感保护力,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运营中心报道 
  法治宣传网山西忻州运营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18518886786

 




(责任编辑:衡国胜)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